兩岸藝文

“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參訪中山翠亨新區規劃館及廚邦醬油文化博物館

【記者 張如鳳 綜合報道】 11月15日“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灣區性採訪團隊走進中山翠亨新區規劃館,展館給眾人展示了翠亨新區的底蘊魅力、發展成就以及美好的願景,設計理念包括純淨、靈動、創新和國際化。展館通過新媒體技術和多項先進數字技術,以“偉人故里,新區新城”為主體,從不同維度進行展示。 在中山香山大橋旁駐足打卡,現場感受大橋的壯觀,香山大橋呈南北走向,自北向南連接了中山、廣州、佛山和珠海,是珠三角“A”字形交通骨架中的重要節點。 採訪團來到廚邦醬油文化博物館,廚邦醬油文化博覽館由廣東美味鮮調味食品有限公司投資興建,2014年11月建成開館,坐落於中山市火炬開發區橫門水道之畔。廚邦醬油文化博覽館,以醬油爲主題,集品牌展示、工業旅遊、參觀互動和體驗於一體,是一個具有鮮明嶺南特色的專業醬油文化博覽館,館內展示了南派醬油的發展史,集歷史保護、文化傳承、科教宣傳、體驗購物于一體的綜合文化休閒體驗館。現場讓採訪團體驗了一把古時打醬油的場景,體現了醬油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古時釀造醬油費時繁雜的釀造工序,如今利用先進技術從篩選豆子、蒸煮、發酵、晾曬到成品包裝都通過自動化一步到位,品嘗了醬油冰淇淋和醬油滷蛋,小黃瓜水果沾醬,讓採訪團品嘗到醬油的鮮香。
兩岸藝文

“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參訪中山翠亨新區規劃館及廚邦醬油文化博物館

【記者 張如鳳 綜合報道】 11月15日“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灣區性採訪團隊走進中山翠亨新區規劃館,展館給眾人展示了翠亨新區的底蘊魅力、發展成就以及美好的願景,設計理念包括純淨、靈動、創新和國際化。展館通過新媒體技術和多項先進數字技術,以“偉人故里,新區新城”為主體,從不同維度進行展示。 在中山香山大橋旁駐足打卡,現場感受大橋的壯觀,香山大橋呈南北走向,自北向南連接了中山、廣州、佛山和珠海,是珠三角“A”字形交通骨架中的重要節點。 採訪團來到廚邦醬油文化博物館,廚邦醬油文化博覽館由廣東美味鮮調味食品有限公司投資興建,2014年11月建成開館,坐落於中山市火炬開發區橫門水道之畔。廚邦醬油文化博覽館,以醬油爲主題,集品牌展示、工業旅遊、參觀互動和體驗於一體,是一個具有鮮明嶺南特色的專業醬油文化博覽館,館內展示了南派醬油的發展史,集歷史保護、文化傳承、科教宣傳、體驗購物于一體的綜合文化休閒體驗館。現場讓採訪團體驗了一把古時打醬油的場景,體現了醬油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古時釀造醬油費時繁雜的釀造工序,如今利用先進技術從篩選豆子、蒸煮、發酵、晾曬到成品包裝都通過自動化一步到位,品嘗了醬油冰淇淋和醬油滷蛋,小黃瓜水果沾醬,讓採訪團品嘗到醬油的鮮香。

“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參訪珠海留學文化館及孫中山故居

【記者 張如鳳 綜合報道】 11月14日“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在綿綿細雨中走進了中西結合的建築群珠海市高新區唐家古鎮山房路留學文化館,文化館記載著“百年留學潮,報國遊子心”尤其是展館內展出遊輪一角及一輪明月懸掛展廳中央“月是故鄉明”,仿若重演了遊子遠渡重洋在遊輪上歷經數月抵達萬里之外的陌生國度心繫故鄉學成歸國的雄心壯志。 百年前第一批官派留學是由容閎提議,在曾國藩、李鴻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後派出四批一百二十名學生赴美留學。當看到照片上年均只有十二歲的留美幼童照片時,在場台灣媒體人驚呼連連,這不是我們歷史教課書上學過的歷史嗎?在展區討論一些留存下來的文件公文中看到孔祥熙簽名字跡,在懸掛的照片中看到熟悉的近代名人學者詹天佑、梁思成、錢學森以及楊振寧等,推動了中國以及台灣發展的歷史足跡。 來到廣東省中山市的翠亨村孫中山故居,映入眼簾不再是歷史教科書上的文字圖片,親身走進孫中山紅磚青釉,紅白相間的兩層仿西式建築的洋樓中,正門上掛著一副對聯:「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據說是樓宇落成後孫中山親筆撰寫的。 對聯旁「孫中山故居」的牌匾是由宋慶齡題寫,房屋右側有一口水井旁的院落原是孫中山誕生時的祖屋所在。周邊是翠享村的村民樓群,隨著講解孫中山少時的頑皮趣事。這是歷史教科書中感受不到的體驗。   期許更多的台灣青年能夠前來遊歷探尋這些歷史名人的足跡。  

共聚珠海-“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灣區行啓動儀式

【記者 張如鳳 綜合報道】 “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灣區行啓動儀式在珠海舉行11月12日,“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灣區行啓動儀式在珠海舉行,兩岸媒體人將開啓爲期6天的灣區之旅。國務院臺辦新聞局局長陳斌華、廣東省臺辦副主任肖兵、珠海市委常委郭才武等嘉賓出席本次活動。本次活動由國臺辦海峽兩岸交流中心、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主辦,廣州市海峽兩岸交流協會、珠海市珠臺經濟文化交流協會、中山市海峽兩岸交流協會、臺商優市網、廣東兩岸融媒體中心承辦。“兩岸媒體是增進兩岸同胞相互暸解非常重要的橋梁和紐帶”,珠海市臺港澳事務局局長黃萃介紹,本次活動將兩岸新媒體人匯聚在粵港澳大灣區,既是共同探索、交流、創新的重要旅程,也是一次彰顯兩岸文化同源、情感共鳴的深度對話,是“同行同行”更是“同心同向”。主辦方表示,希望兩岸媒體朋友們可以多維度、多視角地感受中國(珠海)航展魅力,也祝願“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灣區行收穫滿滿,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此次活動一定會成爲匯聚正能量、搭建連心橋、畫好同心圓的收穫之旅。據介紹,11月12日至11月17日,結合第十五屆中國(珠海)航展舉辦的契機,主辦方邀請近50名臺灣媒體人、青年網紅到大灣區參訪,近距離觀看珠海航空航天展,接觸體驗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南沙自貿區及中山高質量發展機遇,通過他們在網絡社交平臺發佈的見聞感受和網紅示範效應,吸引更多青年來大灣區交流、學習、就業。

回響汽笛 感動永存:廣田泉攝影展台北開幕

【記者 劉夢緣 綜合報導】 回蕩著汽笛 駛向夢想——鐵道大師廣田泉與STC的光影交織  鐵道攝影大師廣田泉,以其獨具匠心的視角與深厚情感,透過鏡頭捕捉的不僅是列車穿越時光的軌跡,更是夢想與情感交織的瞬間。廣田泉的作品,無論是光影的變幻,還是鐵道的縱深,都充滿了無限的故事與靈魂,宛如列車在夜幕中駛向未來,追尋著一個又一個不斷延伸的夢想。  廣田泉老師與STC的深厚情誼可追溯至2016年,當時在CP+攝影展上展開了首次合作,也標誌著STC品牌在日本市場的重要突破。自此以後,兩者的合作不斷深入,光影交織,彼此的默契與信任也在不斷進化。正如廣田泉所言,STC濾鏡不僅突破了他對傳統濾鏡的認知,更令他感受到這是一個「進擊的濾鏡」,每年都在技術上持續精進與創新。  此次攝影展將帶領觀眾穿越光與影、夢想與時光交織的世界。由台灣的STC攜手Olympus,廣田泉老師的作品不僅展示了鐵道攝影的極致美感,還表現了他對台灣的深厚情感與對攝影藝術的無限熱忱。誠摯邀請大家來一同欣賞這些充滿靈感與感動的影像,感受那穿越時光與光影的永恆瞬間。 STC創辦人談展覽背後的故事  STC創辦人分享了舉辦此展覽的深刻意義。他提到:「這是一個承諾與感謝的展覽。」回憶起2014年首次參加日本CP+攝影展時,STC作為唯一的台灣廠商,攤位小而簡陋,且缺乏知名度。當時,廣田泉老師便在眾多攤位中,駐足長時間關注STC的濾鏡技術,並在之後帶領他的學生們來到STC的攤位,聽他解釋濾鏡的技術規格。這一舉動讓創辦人深受感動。隨後,兩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每年都在CP+展會中互相交流,並一同參加其他活動。  然而,當廣田泉老師告訴他自己被診斷出癌症時,創辦人深受打擊。他許下承諾,要在台灣為老師辦一場攝影展,並鼓勵他儘快康復。廣田泉老師也表達了他對台灣的喜愛,並期待這場展覽能夠實現。雖然廣田泉老師已於去年過世,但這份承諾依然未曾改變。經過長時間與老師家人、日本知名攝影師以及Olympus總公司的協調,終於實現了這個願望。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廣田泉鐵道攝影作品展 展覽日期:2024年11月24日(日)至12月15日(日) 開放時間:每天 11:00~19:00(免費入場) 公休日:12月4日(一) 開幕日特別說明:11月24日(開幕日)14:00後開放入場 展覽地點:OLYMPUS PLAZA TAIPEI 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142號(二進1F+2F)  此次展覽,將是一次難得的藝術饗宴,觀眾不僅能夠欣賞到廣田泉老師的珍貴作品,還可以藉此機會了解他對攝影的深厚理解與情感。開幕當日,老師的家人及朋友也將蒞臨現場,並邀請了日本知名寫真家諏訪先生與在場的攝影愛好者共同回顧廣田泉老師的藝術生涯,這無疑是一場值得期待的文化盛事。  誠摯邀請您在這段難得的時光,與我們一同回顧並致敬這位鐵道攝影大師的光影之旅。
spot_imgspot_img
兩岸藝文
劉夢緣

“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參訪中山翠亨新區規劃館及廚邦醬油文化博物館

【記者 張如鳳 綜合報道】 11月15日“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灣區性採訪團隊走進中山翠亨新區規劃館,展館給眾人展示了翠亨新區的底蘊魅力、發展成就以及美好的願景,設計理念包括純淨、靈動、創新和國際化。展館通過新媒體技術和多項先進數字技術,以“偉人故里,新區新城”為主體,從不同維度進行展示。 在中山香山大橋旁駐足打卡,現場感受大橋的壯觀,香山大橋呈南北走向,自北向南連接了中山、廣州、佛山和珠海,是珠三角“A”字形交通骨架中的重要節點。 採訪團來到廚邦醬油文化博物館,廚邦醬油文化博覽館由廣東美味鮮調味食品有限公司投資興建,2014年11月建成開館,坐落於中山市火炬開發區橫門水道之畔。廚邦醬油文化博覽館,以醬油爲主題,集品牌展示、工業旅遊、參觀互動和體驗於一體,是一個具有鮮明嶺南特色的專業醬油文化博覽館,館內展示了南派醬油的發展史,集歷史保護、文化傳承、科教宣傳、體驗購物于一體的綜合文化休閒體驗館。現場讓採訪團體驗了一把古時打醬油的場景,體現了醬油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古時釀造醬油費時繁雜的釀造工序,如今利用先進技術從篩選豆子、蒸煮、發酵、晾曬到成品包裝都通過自動化一步到位,品嘗了醬油冰淇淋和醬油滷蛋,小黃瓜水果沾醬,讓採訪團品嘗到醬油的鮮香。
劉夢緣

“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參訪珠海留學文化館及孫中山故居

【記者 張如鳳 綜合報道】 11月14日“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在綿綿細雨中走進了中西結合的建築群珠海市高新區唐家古鎮山房路留學文化館,文化館記載著“百年留學潮,報國遊子心”尤其是展館內展出遊輪一角及一輪明月懸掛展廳中央“月是故鄉明”,仿若重演了遊子遠渡重洋在遊輪上歷經數月抵達萬里之外的陌生國度心繫故鄉學成歸國的雄心壯志。 百年前第一批官派留學是由容閎提議,在曾國藩、李鴻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後派出四批一百二十名學生赴美留學。當看到照片上年均只有十二歲的留美幼童照片時,在場台灣媒體人驚呼連連,這不是我們歷史教課書上學過的歷史嗎?在展區討論一些留存下來的文件公文中看到孔祥熙簽名字跡,在懸掛的照片中看到熟悉的近代名人學者詹天佑、梁思成、錢學森以及楊振寧等,推動了中國以及台灣發展的歷史足跡。 來到廣東省中山市的翠亨村孫中山故居,映入眼簾不再是歷史教科書上的文字圖片,親身走進孫中山紅磚青釉,紅白相間的兩層仿西式建築的洋樓中,正門上掛著一副對聯:「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據說是樓宇落成後孫中山親筆撰寫的。 對聯旁「孫中山故居」的牌匾是由宋慶齡題寫,房屋右側有一口水井旁的院落原是孫中山誕生時的祖屋所在。周邊是翠享村的村民樓群,隨著講解孫中山少時的頑皮趣事。這是歷史教科書中感受不到的體驗。   期許更多的台灣青年能夠前來遊歷探尋這些歷史名人的足跡。  
劉夢緣

共聚珠海-“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灣區行啓動儀式

【記者 張如鳳 綜合報道】 “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灣區行啓動儀式在珠海舉行11月12日,“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灣區行啓動儀式在珠海舉行,兩岸媒體人將開啓爲期6天的灣區之旅。國務院臺辦新聞局局長陳斌華、廣東省臺辦副主任肖兵、珠海市委常委郭才武等嘉賓出席本次活動。本次活動由國臺辦海峽兩岸交流中心、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主辦,廣州市海峽兩岸交流協會、珠海市珠臺經濟文化交流協會、中山市海峽兩岸交流協會、臺商優市網、廣東兩岸融媒體中心承辦。“兩岸媒體是增進兩岸同胞相互暸解非常重要的橋梁和紐帶”,珠海市臺港澳事務局局長黃萃介紹,本次活動將兩岸新媒體人匯聚在粵港澳大灣區,既是共同探索、交流、創新的重要旅程,也是一次彰顯兩岸文化同源、情感共鳴的深度對話,是“同行同行”更是“同心同向”。主辦方表示,希望兩岸媒體朋友們可以多維度、多視角地感受中國(珠海)航展魅力,也祝願“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灣區行收穫滿滿,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此次活動一定會成爲匯聚正能量、搭建連心橋、畫好同心圓的收穫之旅。據介紹,11月12日至11月17日,結合第十五屆中國(珠海)航展舉辦的契機,主辦方邀請近50名臺灣媒體人、青年網紅到大灣區參訪,近距離觀看珠海航空航天展,接觸體驗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南沙自貿區及中山高質量發展機遇,通過他們在網絡社交平臺發佈的見聞感受和網紅示範效應,吸引更多青年來大灣區交流、學習、就業。
爆肝小編

回響汽笛 感動永存:廣田泉攝影展台北開幕

【記者 劉夢緣 綜合報導】 回蕩著汽笛 駛向夢想——鐵道大師廣田泉與STC的光影交織  鐵道攝影大師廣田泉,以其獨具匠心的視角與深厚情感,透過鏡頭捕捉的不僅是列車穿越時光的軌跡,更是夢想與情感交織的瞬間。廣田泉的作品,無論是光影的變幻,還是鐵道的縱深,都充滿了無限的故事與靈魂,宛如列車在夜幕中駛向未來,追尋著一個又一個不斷延伸的夢想。  廣田泉老師與STC的深厚情誼可追溯至2016年,當時在CP+攝影展上展開了首次合作,也標誌著STC品牌在日本市場的重要突破。自此以後,兩者的合作不斷深入,光影交織,彼此的默契與信任也在不斷進化。正如廣田泉所言,STC濾鏡不僅突破了他對傳統濾鏡的認知,更令他感受到這是一個「進擊的濾鏡」,每年都在技術上持續精進與創新。  此次攝影展將帶領觀眾穿越光與影、夢想與時光交織的世界。由台灣的STC攜手Olympus,廣田泉老師的作品不僅展示了鐵道攝影的極致美感,還表現了他對台灣的深厚情感與對攝影藝術的無限熱忱。誠摯邀請大家來一同欣賞這些充滿靈感與感動的影像,感受那穿越時光與光影的永恆瞬間。 STC創辦人談展覽背後的故事  STC創辦人分享了舉辦此展覽的深刻意義。他提到:「這是一個承諾與感謝的展覽。」回憶起2014年首次參加日本CP+攝影展時,STC作為唯一的台灣廠商,攤位小而簡陋,且缺乏知名度。當時,廣田泉老師便在眾多攤位中,駐足長時間關注STC的濾鏡技術,並在之後帶領他的學生們來到STC的攤位,聽他解釋濾鏡的技術規格。這一舉動讓創辦人深受感動。隨後,兩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每年都在CP+展會中互相交流,並一同參加其他活動。  然而,當廣田泉老師告訴他自己被診斷出癌症時,創辦人深受打擊。他許下承諾,要在台灣為老師辦一場攝影展,並鼓勵他儘快康復。廣田泉老師也表達了他對台灣的喜愛,並期待這場展覽能夠實現。雖然廣田泉老師已於去年過世,但這份承諾依然未曾改變。經過長時間與老師家人、日本知名攝影師以及Olympus總公司的協調,終於實現了這個願望。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廣田泉鐵道攝影作品展 展覽日期:2024年11月24日(日)至12月15日(日) 開放時間:每天 11:00~19:00(免費入場) 公休日:12月4日(一) 開幕日特別說明:11月24日(開幕日)14:00後開放入場 展覽地點:OLYMPUS PLAZA TAIPEI 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142號(二進1F+2F)  此次展覽,將是一次難得的藝術饗宴,觀眾不僅能夠欣賞到廣田泉老師的珍貴作品,還可以藉此機會了解他對攝影的深厚理解與情感。開幕當日,老師的家人及朋友也將蒞臨現場,並邀請了日本知名寫真家諏訪先生與在場的攝影愛好者共同回顧廣田泉老師的藝術生涯,這無疑是一場值得期待的文化盛事。  誠摯邀請您在這段難得的時光,與我們一同回顧並致敬這位鐵道攝影大師的光影之旅。
爆肝小編

玩色彩.悅心靈 南投醫院攜手畫話協會創造藝術小天地

【記者 蜀女 南投報導】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邀請社團法人臺灣畫話協會於醫院內藝術走廊辦理「玩色彩.悅心靈」藝術展覽,於11月6日上午舉行開幕式,充滿希望與朝氣的35幅畫作,瞬間讓藝術走廊成了最美焦點,讓經過的醫護人員與就診民眾放慢腳步仔細欣賞,院內空間環境也增添溫暖與活潑氣息。  開幕的表演活動由畫話協會成員成泰與道明分別帶來小提琴及陶笛演出拉開序幕,理事長林國勳也一同前來勉勵。成泰與道明都是肯納症者,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經常遇到困難,尤其在人際關係溝通技巧上更是辛苦,生活中很難融入新環境;雖然他們不善言語表達,但能透過繪畫及音樂演奏展現自己的內心世界與心情。  受邀展覽的畫話協會透過多元藝術育療,讓身障者在創作中找回生命的成就,開啟精彩人生;畫話協會長期致力於18歲以上中重度,以及多重障礙者的藝術教學,學員包括:腦性麻痺、智能障礙、肯納症、肢體障礙、多重障礙者等各種障別,透過多元類型的藝術課程,讓身障者將內在的經驗與感受,透過繪畫媒材轉化為具體形象,協助成員了解自己,面對人生,每一幅創作都是他們自我認同的展現。同時,協會也透過積極舉辦展覽,推廣文化平權之目標,本次選擇在南投醫院佈展也是想讓更多人了解身心障礙者,共創共融友善社會。  這次展出的畫作中,帶來了由老師及學員21張畫作組合而成的「自在飛翔」,這幅組合畫以鳥為主題,可以看出每個人獨一無二的繪畫風格,畫中的鳥也以不同姿態展現其中,象徵著差異性與多元融合。除此之外,本次展出另一大主題為向日葵系列畫作,此系列創作靈感來自協會「畫話藝術園區」內盛開的向日葵,向日葵的花語有勇敢追求幸福、朝向希望與光明的寓意,這群身障學員們為醫院帶來一朵朵盛放的向日葵,希望能為醫務人員及民眾帶來溫暖與朝氣。  南投醫院洪弘昌院長表示,每日來院就診的病患不少,病患在等候就醫的同時,能透過欣賞藝術作品緩解身心靈不適,同時也給予身障者支持、肯定的力量,建議民眾候診時不妨前往該院藝術走廊欣賞每位作者獨特的作品,也歡迎有興趣投稿參加展覽的民眾逕洽該院社會工作室。
爆肝小編

黑膠收藏家陳明章於屏菸舉辦特展 邀民眾一起體驗老派音樂趴踢

【記者 范丞佑 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即日起至11月10日,於屏菸1936文化基地10號倉庫舉辦「寶島黑狗黑貓俱樂部——返轉曲盤年代」特展,邀請收藏家陳明章展出超過300張珍貴黑膠,跨越50到80年代各式曲風,帶領民眾乘著旋律回到黑膠歲月。  縣府文化處表示,黑膠唱片離現代不遠,唱片在日治時期進入臺灣,卻直到1960年代,唱片材質改為可大量複製的塑膠片後,才為音樂產業帶來再興起,創造黑膠蓬勃繁盛的高峰。  曲風上參與韓戰的美軍來臺度假帶來了美式風格,阿哥哥(A Go-go)舞曲也在其中之列,當時無論是台語、華語甚至客語,都相繼譜出輕鬆愉快的阿哥哥節奏,包括舞曲在內共有近百首歌曲,讓人一進到展場,彷彿穿越時空進入50年代舞曲世界,接續60年代在客家地區流行的音樂笑料劇,70到80年代風靡全臺的布袋戲主角主插曲、出身屏東的歌手的暢銷金曲,以及歷久不衰的恆春民謠各式變奏曲等,是一場由「聽覺感受」築起的時光展演。  國內唱片收藏量數一數二的陳明章,熟悉唱片產業發展與熱愛音樂,10月12日下午3點「DJ唱片接歌秀」,他將以音樂述說歌曲、歌手的故事;10月19日下午3點,「狗哥貓姊阿哥哥趴踢」邀請民眾Dress Code,帶著家中年輕世代暢跳阿哥哥及各種舞曲;11月2日及9日下午3點「錄音體驗機」提供現場數位錄音,轉成復古卡帶帶回家,體驗價100元。  展覽期間每週末下午3~5點,現場唱片隨選即聽,免費參觀。更多展覽及活動詳情,請上屏菸1936文化基地官方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