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祭首日湧入30萬人次 墾丁大街人潮再現
【記者 蜀女 屏東報導】
台灣祭昨(3)日在墾丁大灣遊憩區登場,首日參與人次達30萬,創下歷年來新高,湧現的人潮進而帶動墾丁的觀光商機,不僅當地住宿一房難求,墾丁大街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人群和營業攤商,非常熱鬧宛如不夜城。
台灣祭4月3日至5日在墾丁大灣遊憩區熱鬧登場,DJ、歌手、樂團逾百組表演者在五大舞台輪番演出,首日由芒果醬打頭陣、血肉果汁機壓軸,一路嗨唱到晚間十時半,經中華電信統計,首日參與人數達到30萬人次,創下歷年來新高。
台灣祭熱唱的同時,旁邊的墾丁大街也是人聲鼎沸,晚間時段人潮聚集,兩旁的攤販忙得不可開交。為讓人車分流,屏東縣政府警察局恆春分局於台灣祭活動期間每日下午4時至凌晨12時,將墾丁大街南北2端封閉為行人徒步區,禁止車輛進入,帶給遊客更安全與舒適的消費環境,也獲得攤商與遊客的讚許。
已營業25年的墾丁大街攤販指出,清明連假與台灣祭活動的加乘作用,吸引許多人前來消費,尤其年輕人居多,封街措施讓人不用擔心車子從旁呼嘯而過,加上警察頻繁巡邏、墾丁大街攤商合法化,都有助於提升夜市形象。
縣府傳播處長鄞鳳蘭表示,恆春半島是台灣獨立音樂的聖地,屏東縣政府從2021年在墾丁大灣遊憩區舉辦台灣祭,網路聲量與人潮逐年攀升,今年首日盛況更勝往年,也為當地帶來觀光效益,今起將有TRASH、甜約翰、怕胖團以及固定客等樂團重磅演出,邀請全國民眾齊聚大灣享受音樂與美食的雙重療癒。
泰安書畫家捐贈作品 以筆墨傳遞對星星孩子的關愛
【記者 劉婷 山東報導】
2025年4月2日,適逢第18個國際自閉症關愛日,由泰安市殘聯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主辦的「海峽兩岸孤獨症家庭融合康復教育論壇」在泰山飯店隆重舉行。本次活動邀請台灣知名融合康復教育專家、非凡母愛得主陳習珍會長,攜其女兒、素有「鋼琴公主」之稱的劉夢緣進行主題分享。論壇透過藝術展演、經驗交流與公益互動等形式,展現兩岸攜手推動孤獨症群體社會融合的實踐成果,為特殊家庭注入溫暖與希望。
音樂跨越海峽 藝術療癒心靈
活動亮點之一,是劉夢緣與泰安優秀孤獨症青年朱浩瑞攜手演繹鋼琴協奏曲——《跨越山海的鋼琴對話》,以悠揚琴聲架起心靈橋樑。此外,山東農業大學「天使之翼」合唱團、泰山福星家園「星光公益」藝術團,與孤獨症兒童共同呈現歌舞、朗誦等融合節目,展現藝術的療癒力量。現場,泰安多位愛心書畫家捐贈30餘幅書畫作品,以筆墨傳遞關愛,詮釋「融合春天」。
專業分享:愛與科學共築未來
論壇中,陳習珍會長以《用愛與科學照亮孤獨症家庭的未來》為題,結合自身陪伴孤獨症孩子成長的經驗,分享台灣在融合教育、康復技術及家庭支援方面的最新進展。她強調:「家長是孩子最重要的引路人」,呼籲父母以積極心態接納孩子特質,並運用科學干預方法,同時建立社會支持網絡。其真摯的案例剖析與實操建議,為與會家長點亮希望,指引方向。
兩岸攜手 共促融合發展
國際自閉症關愛日由聯合國於2007年設立,旨在提升社會對孤獨症的認知與包容。近年來,泰安市積極完善殘疾人服務體系,已建成十餘所定點康復機構,並推動「星空計劃」等公益項目,累計為千餘名孤獨症兒童提供康復救助。本次論壇標誌著魯台兩地首次圍繞孤獨症康復教育進行深度交流,為未來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有愛不孤獨」共同守護「星星的孩子」
「融合不是單向的遷就,而是全社會共同創造的包容生態。」陳習珍會長在閉幕致辭中表示。與會家長紛紛感言,此次活動不僅拓寬了康復視野,更感受到兩岸攜手守護「星星的孩子」的溫暖力量。論壇最終在《感恩的心》的全場合唱中圓滿落幕,共同詮釋「有愛不孤獨」的永恆主題。
點亮希望之光 兩岸攜手打造孤獨症家庭互助新模式
【記者 曲蕙菊 山東報導】
在第18個國際孤獨症關愛日(4月2日)來臨之際,台灣知名特殊教育專家、「非凡母愛」得主陳習珍會長,特地來到山東泰安福星家園,與孤獨症家庭共度溫馨時光,攜手開啟兩岸融合教育與關愛新篇章。
愛心匯聚 福星家園洋溢溫暖
3月31日,泰安福星家園內洋溢著歡聲笑語。陳習珍會長不僅為泰安星光藝術團提供專業指導,更受聘為榮譽團長。活動現場,她與「天使家人們」一起包水餃、話家常,現場氣氛其樂融融。溫馨的「福星高照,健康滿滿,幸福快樂永遠」祝福語,讓每個在場的人深切感受到家的溫暖。
「海峽兩岸孤獨症天使家人,心中有愛就沒有距離!」陳習珍會長感慨道。作為「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創辦人,她因女兒自幼被診斷為重度自閉症而投身特殊教育事業,長年來致力於推動兩岸融合教育發展,並積極搭建孤獨症家庭的互助平臺。
音樂搭橋 兩岸孤獨症青年攜手演出
據悉,4月2日國際孤獨症關愛日當天,將舉辦一場別具意義的音樂盛宴——台灣「鋼琴公主」劉夢緣將與泰安孤獨症青年朱浩瑞攜手呈現「跨越山海的鋼琴對話」。這場藝術交流不僅展現孤獨症群體的才華,更彰顯了兩岸血脈相連的深厚情誼。
深化合作 共築融合教育新模式
泰安星光藝術團負責人表示,此次與陳習珍會長的合作,將進一步提升藝術團在特殊兒童藝術療癒方面的專業水準,未來將持續開展兩岸交流活動,為「星星的孩子」打造更多展示自我的舞臺。
福星家園負責人朱運東則表示,此次交流活動開創了兩岸孤獨症家庭互助的新模式,未來將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共同為「星星的孩子」創造更包容的成長環境。
在國際孤獨症關愛日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用理解與愛心,共同點亮這些孩子們的希望之光!
2025泉台美食文化節在泉州市泉港區盛大登場
【記者 劉婷 泉州報導】
春和景明之際,一項兩岸活動「壽鄉泉馬・福傳泉台」美食嘉年華盛會,在3月21日,於泉州市泉港區政府前錦綉廣場隆重登場,掀開了連續11天的兩岸美食文化精品匯!
本次活動由泉港區政府商務局、文化體育旅遊局、文旅開發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泉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山腰街道辦事處、台灣中華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協辦,福建省福船文旅產業有限公司、泉台經濟文化交流服務中心承辦,匯集了數拾家台灣地區特色風味美食…!吸引了眾多市民和遊客參與、爭相品嚐享受兩岸美食。
21日上午,舉行了開幕儀式,有兩岸各界嘉賓代表出席,還有許多進場觀眾和遊客,共同參加與見證了這場泉台年度盛會的開幕儀式;節目進行中並安排了台灣電音三太子民俗節目和多場次的本地民俗、歌舞演出,將美食嘉年華等系列活動掀開序幕、推向高潮!
活動現場,兩岸特色美食展銷攤位整齊排列,琳瑯滿目的美食散發著誘人香氣、瞬間點燃了現場的熱烈氣氛、群眾紛紛消費品嚐;除了美食,台灣的電音三太子和少數民族歌舞及當地的多樣民俗演出為活動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此次「壽鄉泉馬・福傳泉台「美食嘉年華活動以美食為紐帶,它既鮮活見證了中華美食文化的相融並蓄,將兩岸美食文化完美融合,生動詮釋了「泉台一家親「的深厚情誼,讓群眾在品嚐美食的過程中,深切感受泉台美食文化的獨特魅力。
這場活動不僅是美食的狂歡,更是一次兩岸文化交流盛會,在美味與歡樂中,進一步拉近了兩岸餐飲企業商家及百姓生活間的距離;本項活動將持續到本月30號,相信有更多的當地的百姓與遊客會陸續到美食廣場中來,共同參與和見證這一場泉台間的年度盛會,也將為兩岸的交流活動增添新的篇章!
市政路變身賽道 台中F1賽車今日登場好震撼
【記者 劉夢緣 台中報導】
亞洲唯一台中首次F1賽車今日登場,湧入近10萬觀光人次!現場更是吸引超過6萬多人次車迷朝聖,兩日更累計湧入10萬觀光人次,為台中帶動觀光價值上看2億元。F1賽事中亞洲排名第一的賽車手角田裕毅(Yuki Tsunoda)首訪台中,開場便以英雄式的繞場獲得全場車迷熱烈歡呼,現場高速「催蕊」也讓車迷驚叫連連,頻呼「超帥」。為讓車迷可盡情享受展演,市長盧秀燕15秒旋風致詞「台灣第一,亞洲唯一,Red bull Showrun在台中!Enjoy today!」把時間留給車迷盡情享受F1賽車的熱血沸騰。
運動局代理局長游志祥補充,此次活動耗時三年籌備,市府與市民總動員,打造高質感賽道、籌備豐富的Showrun Party,帶動市民認識賽車運動。台中擁有全台唯二的國際認證賽道,為賽車文化的推廣奠定了良好基礎。Red Bull Showrun的舉辦,讓市民親身感受F1賽車的震撼魅力,也提升了台中的國際知名度與觀光價值。未來市府將持續推動「酷城市、酷運動」,吸引更多國際賽事落地台中,打造台中為運動聖地。
今日Red Bull Showrun Taichung由台中極具代表性的九天民俗技藝團,結合精彩的傳統文化表演為活動揭開序幕;活動過程除了由角田裕毅駕駛 2012 年冠軍賽車RB8,親自示範包含甩尾、直線加速及原地燒胎等高超技巧外,還邀請世界級兩輪特技車手安倍優現場炫技,並與重金屬樂團血肉果汁機合作演出,最後壓軸由活動大使頑童MJ116登場,演唱他們親自為活動量身打造的主題曲《Champagne Shower》,讓參與 Red Bull Showrun Taichung 的民眾感受充滿音樂與賽車引擎轟鳴的交織。
今日盧市長與多國大使一同觀賞表演,在賽車手經過時開心招手歡呼,氣氛十分熱烈且交談甚歡,包含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大使館大使卡蒂爾、比利時台北辦事處處長馬徹、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代表倪傑民、駐台北韓國代表部代表李殷鎬及多位民意代表等人皆到場,市府首長立委議員們皆到場歡呼共襄盛舉。
「愛拚才會贏」說唱眷村故事 醒吾僑生林昇威勇奪脫口秀季軍
【記者 劉夢緣 新北市報導】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愛拚才會贏…」膾炙人口歌聲傳來,但不是寶島歌王葉啟田歌聲,而是醒吾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3年級馬來西亞學生林昇威,用渾厚嗓音說唱「愛拚才會贏」,詮釋眷村特殊情感連結與堅韌生命力,勇奪第一屆大專盃脫口秀大賽季軍。
由新北市文化局與《全民大劇團》合作,共同舉辦的第一屆「初生之犢不畏唬」大專院校脫口秀爭霸賽,經過全國海選及五輪激烈的賽事,共8名參賽者進入決賽。決賽主題為「眷村」,目的在配合新北市眷村文化節,藉由年輕人的創意,創新展現眷村文化。
林昇威一路過關斬將進入決賽,偏偏他來自馬來西亞,在馬國沒有見過眷村。為了做好賽前準備,他仔細走訪新竹眷村及全村完整保存的空軍三重一村,體驗古早樸實的眷村生活,深刻了解台灣眷村的發展及緣起,並把參訪心得寫進脫口秀段子裏。
為呈現眷村住戶彼此互相關懷、特殊的情感連結方式,決賽時林昇威決定以激勵人生的「愛拚才會贏」歌曲,當作脫口秀的說唱段子,果然贏得評審青睞。評審之一曾博恩就特別稱許林昇威,雖是馬來西亞的僑生,面對陌生的「眷村」議題,依然下很大功夫,找出眷村的新風格。
林昇威賽後激動表示,醒吾科大表藝系的許多課堂及師長的指導,對於他的演出有許多幫助,在脫口秀的舞台上不用侷限,把平時學習的唱和演融入演出。9月28日林昇威將與其他晉級決賽選手,一起在新北市眷村文化節開幕活動中,於空軍三重一村表演此次賽事的精彩內容,歡迎各界一起來體驗獨特的眷村文化。
520福建土樓(南靖)文化旅遊圈啟動
【記者 陳嵐 廈門報導】
9月26日,520福建土樓(南靖)文化旅遊圈啟動,南靖土樓52公里精品自駕遊線路首次發布。南靖啟動520福建土樓文化旅遊圈,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旅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委關於打造文化遺產主題旅遊線路的部署要求,認真做好人氣「聚合」、產業「融合」、資源「整合'文章,用好用活縣域特色旅遊資源,全力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和閩台文旅創新融合區。
南靖縣委書記李志勇向參加啟動儀式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為深入落實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旅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關於打造文化遺產主題旅遊線路部署要求,南靖縣以田螺坑土樓群、雲水謠景區為核心,以南靖土樓國家森林公園為依托,加速落實規劃引領、龍頭帶動、串珠成鏈、區域連動等措施,著力打造了520福建土樓(南靖)文化旅遊圈。
520福建土樓(南靖)文化旅遊圈全長52公里,以遊客服務中心為起點,整合了「神話般的山區建築」-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小橋流水人家」奇妙景觀-浪漫雲水謠、塔下太極水鄉;古樸悠悠的中國傳統村落-梅林古鎮、石橋古村;濃厚的歷史累積-土高爐群、僑史館等20個特色景點,集中展現了南靖最特色、最古韻、最美麗的自然人文景觀。誠摯邀請各位朋友共享五福南靖,暢遊全新圈層,來一場濡染世遺風韻、沉浸秋實景明的美好旅程。
據了解,這次啟動儀式還有國保遺風——探索冶鐵文明,綠野仙蹤——漫步森林氧吧,田螺奇境——探尋山水田園,土樓印象——非遺快閃表演,技藝傳承——特色文化展示,道地風味-品味土樓宴席,古村探秘-雲水謠尋夢等7個配套活動,共同營造文旅聯動的濃厚氛圍,助力520福建土樓(南靖)文化旅遊圈宣傳推廣。
1.國保遺風-探索冶鐵文明
邀請專業解說員講解土高爐群,帶嘉賓、遊客探索古代冶鐵遺址,了解南靖的冶鐵歷史與文化;現場也設置了歷史介紹展板、活動項目看板、注水道旗等。
2.綠野仙蹤-漫步森林氧吧
由專業解說員帶領,進行森林生態導覽,向嘉賓、遊客們介紹五更寮森林的動植物種類和生態環境;現場設置了茶位,讓您感受林間品茗樂趣的同時,觀賞古箏彈奏演出。
3.田螺奇境-探尋山水田園
由講解員帶領,在上、下觀景台欣賞「四菜一湯」風景;組織攝影師及5位「漢服合拍員」,在最佳拍攝點為遊客拍攝打卡照片並打印留念。
4.土樓印象-非遺快閃表演
裕昌樓內,設置了南靖非遺項目如提線木偶、掌上木偶、土樓娶親等快閃表演,配備解說員為遊客解說。拍照打卡區也提供了木偶等道具供來賓體驗,與專業攝影師合作,為嘉賓、遊客們拍攝特色照片並打印留念;邀請非遺傳承人現場互動,為現場觀眾解答關於非遺表演的問題。
5.技藝傳承-特色文化展示
懷遠樓設置美食區、非遺區、文創區等(各5個攤位),邀請當地知名竹編及夯土技藝傳承人,進行現場表演,展示南靖美食、非遺技藝等特色文化,與遊客進行互動,親自體驗竹編和土樓營造等非遺技藝。
6.道地風味-品味土樓宴席
梅林古鎮-保和樓舉辦一桌土樓宴席晚餐和文藝演出,集中展示南靖傳統菜餚和特色文化,讓遊客品嚐到地道南靖風味的同時,又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底蘊。
7.古村探秘-雲水謠尋夢
由解說員帶領遊覽千禧年古道、土樓群、古榕樹群等雲水謠景點,感受土樓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在大榕樹下水車、和貴樓設置造型打卡點,現場還有畫舫船上的歌舞表演。
南靖縣將以此次啟動520福建土樓(南靖)文化旅遊圈為契機,進一步加大對文化旅遊產業的扶持力度,強化規劃引領,豐富產品供給,優化發展環境,努力讓南靖土樓景區成為八方來客「常來常往、常來常想、常來常新」的文化聖地、度假天堂,讓520福建土樓(南靖)文化旅遊圈真正「出圈」。
宜梧國中轉型公辦民營公聽會 掌聲中獲得肯定與期待
【記者 劉夢緣 雲林報導】雲林縣政府推動宜梧國中轉型公辦民營實驗教育學校,9月23日晚上於宜梧國中2樓演講廳召開公聽會,說明學校轉型過程的相關事宜,出席家長、社區民眾及學校教職員等40餘人一致給予熱烈掌聲,表達對轉型計畫的肯定與期待。
對此本縣第四所公辦民營實驗教育學校推動的說明會,縣長張麗善、副縣長謝淑亞、縣政總顧問張清良、教育處長邱孝文、副處長林慧容、新聞處長陳其育、議員黃文祥、議員蔡孟真、口湖鄉長李龍飛、宜梧國中校長張碩玲團隊、家長會長副會長、多位代表及村長等出席,顯見各界對偏鄉教育的重視。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立宜梧國民中學從63年獨立設校到現在,歷經多任校長共同的努力,並於81年遷校至現今校址,遷校後全校班級數最高曾達12班,全校學生數536人,但隨著少子化趨勢,學生人數一直下降到現在只剩下5班、學生人數38人,學生人數減少幅度明顯。經過縣府教育處與校方及家長會取得共識,希望提升學校效能增強學生競爭力,打造雲林孩子優質學習環境,讓在地小孩子留在宜梧國中就讀,而推動轉型計畫。
張縣長指出,宜梧國中轉型計畫目前由誠致教育基金會提出經營計畫,今天特舉辦公聽會說明其KIST創新教育模式;誠致教育基金會在本縣已有古坑鄉樟湖生態國中小及虎尾鎮拯民國小的成功轉型翻轉偏鄉教育經歷,教學品質非常的優,也得到很多家長的一致肯定。且學校轉型為公辦民營後,對孩子跟教職員權益完全沒有變化,跟公辦學校是一樣的。今天公聽會中家長們都非常滿意與肯定,沒有任何異議的以掌聲通過,未來按照轉型程序繼續走,預計明年114學年度(114年9月)就能夠順利轉型為公辦民營的模式運作。
議員黃文祥表示,有鑑於宜梧國中學生的流失,看到蔦松藝術高中及拯民國小轉型的成功案例,本人於本縣議會第20屆第5、6次臨時會提案,推動宜梧國中能轉型創新,以解決學生流失之衝擊,留住學區內學生,並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習成效,非常樂見推動期程順利,目前已看見轉型的願景。
議員蔡孟真表示,希望孩子在偏鄉不要輸在起跑點上,大力支持宜梧國中轉型計畫,對於營運團隊及校長教師團隊有信心,期盼宜梧國中日後能成為縣內多元教育的指標。
教育處長邱孝文指出,宜梧國中學區內國小包括文光國小及成龍國小,110學年度學區學生就讀比例約60%,111學年度約為35%,112學年度約為33%,113學年度則約為18%。宜梧國中學生總人數逐年減少,除了少子化因素外,家長考量未來就學競爭力,選擇將孩子送往市區大校或私校,是學區學生流失的主要原因。
邱處長說,為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4優質教育目標,目前雲林縣政府依中央法令規定,逐步規劃宜梧國中轉型為公辦民營實驗教育,引入民間參與公立學校經營,於113年6月25日邀集專家學者、家長及社區代表召開專案評估會議,會議中的6位委員都同意學校轉型,後續應依中央條例規定辦理相關程序。縣府教育處已於113年7月31日起至113年8月30日公告受理申請學校經營計畫書,在此期間財團法人誠致教育基金會提出了學校經營計畫書。
宜梧國中校長張碩玲說明,宜梧國中轉型實驗教育學生權益將維持公立國中校名,收費不變,導入多元學習,重視會考扎根基礎輔導升學並針對學生個別需求差異教學,且保留學區學生優先保障入學資格。
張麗善縣長率隊參訪韓國延世大學 拜會原州市政府 交流高齡友善健康城市經驗
【記者 劉夢緣 雲林報導】
「第10屆健康城市聯盟(AFHC)全球會議」25起至27日於韓國首爾舉行。此前,雲林縣長張麗善24日率團參訪主要研究康復與健康醫學的延世大學,觀摩數位健康中心(DHC)及其社會處方據點,並拜會原州市政府,交流健康城市推動經驗。張麗善盼藉由國際互動,促進縣府擬定政策及提升醫療保健水準。
張麗善表示,截至113年7月底,雲林縣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達20.86%,已邁入超高齡社會,對於長輩如何能夠在地安養在地老化,得到適當照顧與尊嚴,此次雲縣府韓國參訪團除出席「第10屆健康城市聯盟(AFHC)全球會議」外,特地到延世大學觀摩社會處方據點及數位健康中心,並拜會以健康城市聞名的原州市,作為雲林縣推動高齡友善健康城市參考。
張麗善說,原州市36萬人中有6.5萬為65歲以上老年人口,跟雲林縣一樣面臨老年人口增多和年輕人口外移的挑戰。因此,原州市政府與轄內韓國延世大學健康城市研究中心合作,積極發展健康城市計畫,不僅建設多功能運動中心和低碳環保社會住宅,還推行健康教育扎根計畫,從兒童階段開始培養健康生活的理念,並設立長者照護機構,確保每個年齡層的市民都能獲得妥善的照護與支持。
原州市副市長全在燮(Jeon Jae seop)指出,原州市自2004年6月加入「西太平洋健康城市聯盟(AFHC)」成為四大城市代表之一、2006年加入大韓民國健康城市協會,從2011年開始擔任四年健康城市代表,並於2016年舉辦世界健康城市大會,逐步確立原州市做為全球健康城市地位,希望透過雲林縣與大韓民國原州市友好交流,雙方都能有所收穫。
張麗善指出,在長者照護部分,雲林縣府與延世大學「社會處方箋」的執行類似,均是以社區為基礎,將服務對象轉介至適當的當地相關機構,並與該機構形成合作夥伴,為服務對象發展個別化的照顧方案,提供各類的健康促進活動,預防及延緩失能。
張麗善表示,雲林縣為強化社區長者健康,減少衰弱風險,維持日常生活獨立性和自主性,降低其依賴程度,除全民健康保險提供衛生醫療服務及長期照顧服務外,這幾年積極推動與長者相關的預防及延緩失能政策,建構全面性老人照顧服務網絡。
張麗善說,期望透過參與國際性健康城市組織與各國交流,提升國際能見度,吸取經驗完善雲林健康城市政策,形成高齡友善氛圍,達到活躍老化、在地老化,實踐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3項健康與福祉。
埔里宏仁國中及力行國小獲全國科展多項獎項 縣長親自表揚
【記者 范至延 南投報導】
在第64屆全國科學展覽會上,南投縣埔里宏仁國中榮獲全國學校團體獎第二名及多項獎項,力行國小翠巒分校也獲得生活與應用科學鄉土教材獎。為表揚優秀的師生,南投縣縣長許淑華於24日下午親自前往宏仁國中頒獎,並鼓勵得獎學生持續精進,為南投縣的科學教育爭光。
宏仁國中在113年度全國科展中表現卓越,除了獲得全國學校團體獎第二名外,還榮獲地球科學科第二名、國中生物科第三名、鄉土教材獎、TDK文教基金會第二名及生物科台灣昆蟲學會昆蟲研究獎等六項大獎,成績斐然。力行國小翠巒分校的獲獎同學也展現出色的表現,獲得生活與應用科學鄉土教材獎,殊為不易。
許縣長表示,對於老師們的辛勤指導表示感謝,強調老師們在培育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及科學研究興趣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此次頒獎典禮上,縣議員黃世芳、陳怡君、立委馬文君服務處執行長楊樹煌及縣議會副議長潘一全等也出席祝賀。
宏仁國中學生林雨萱及馮靜妏的研究專題「濃情雨意:濃積雲與大埔里地區午後雷陣雨之探討」獲得國中地球科學科第二名。他們的研究針對氣象署對大埔里地區午後雷陣雨的預測不準問題,發現濃積雲「濃積雲-RVD」對午後雷陣雨有良好的預測效果,並分析了影響雨量差異的因素。
此外,學生王楷甯、蕭方語及黃鈺萲的專題「kalus-nibu的生殖—探討枯葉大刀螳螂交尾、產卵及孵化行為」則獲得國中生物科第三名。王楷甯表示,她們發現雄螳螂即使在被雌螳螂咬斷頭部後,心臟仍會持續跳動,且平均能存活5至6天,這種現象在昆蟲中極為罕見。蕭方語則提到雌螳螂產卵過程中的特殊行為,讓她們在實驗中感受到研究的樂趣。
宏仁國中已連續三年在全國科展競賽中勇奪前三名,校長林杏霏對此表現感到自豪,並感謝蔡永巳、喬緯中、李季篤及李宜芳等四位指導老師的細心教導。
力行國小翠巒分校的「Rangay-致命的衝擊力-泰雅重壓陷阱探討」專題同樣表現出色,獲得國小組生活與應用科學鄉土教材獎,這也是該校連續兩年獲得全國獎項。傅身健及王如慧老師帶領的四位學生,通過科學方法驗證泰雅族的生活智慧,讓更多人了解原住民文化。
為支持學校參加全國科展,縣府提供了必要經費並對獲獎學校給予充實的科展設備獎金、團隊獎金及獲獎教師獎勵金等,以表彰師生們一整年的辛勞,並給予最實質的肯定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