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國
點亮希望之光 兩岸攜手打造孤獨症家庭互助新模式
【記者 曲蕙菊 山東報導】
在第18個國際孤獨症關愛日(4月2日)來臨之際,台灣知名特殊教育專家、「非凡母愛」得主陳習珍會長,特地來到山東泰安福星家園,與孤獨症家庭共度溫馨時光,攜手開啟兩岸融合教育與關愛新篇章。
愛心匯聚 福星家園洋溢溫暖
3月31日,泰安福星家園內洋溢著歡聲笑語。陳習珍會長不僅為泰安星光藝術團提供專業指導,更受聘為榮譽團長。活動現場,她與「天使家人們」一起包水餃、話家常,現場氣氛其樂融融。溫馨的「福星高照,健康滿滿,幸福快樂永遠」祝福語,讓每個在場的人深切感受到家的溫暖。
「海峽兩岸孤獨症天使家人,心中有愛就沒有距離!」陳習珍會長感慨道。作為「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創辦人,她因女兒自幼被診斷為重度自閉症而投身特殊教育事業,長年來致力於推動兩岸融合教育發展,並積極搭建孤獨症家庭的互助平臺。
音樂搭橋 兩岸孤獨症青年攜手演出
據悉,4月2日國際孤獨症關愛日當天,將舉辦一場別具意義的音樂盛宴——台灣「鋼琴公主」劉夢緣將與泰安孤獨症青年朱浩瑞攜手呈現「跨越山海的鋼琴對話」。這場藝術交流不僅展現孤獨症群體的才華,更彰顯了兩岸血脈相連的深厚情誼。
深化合作 共築融合教育新模式
泰安星光藝術團負責人表示,此次與陳習珍會長的合作,將進一步提升藝術團在特殊兒童藝術療癒方面的專業水準,未來將持續開展兩岸交流活動,為「星星的孩子」打造更多展示自我的舞臺。
福星家園負責人朱運東則表示,此次交流活動開創了兩岸孤獨症家庭互助的新模式,未來將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共同為「星星的孩子」創造更包容的成長環境。
在國際孤獨症關愛日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用理解與愛心,共同點亮這些孩子們的希望之光!
2025泉台美食文化節在泉州市泉港區盛大登場
【記者 劉婷 泉州報導】
春和景明之際,一項兩岸活動「壽鄉泉馬・福傳泉台」美食嘉年華盛會,在3月21日,於泉州市泉港區政府前錦綉廣場隆重登場,掀開了連續11天的兩岸美食文化精品匯!
本次活動由泉港區政府商務局、文化體育旅遊局、文旅開發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泉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山腰街道辦事處、台灣中華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協辦,福建省福船文旅產業有限公司、泉台經濟文化交流服務中心承辦,匯集了數拾家台灣地區特色風味美食…!吸引了眾多市民和遊客參與、爭相品嚐享受兩岸美食。
21日上午,舉行了開幕儀式,有兩岸各界嘉賓代表出席,還有許多進場觀眾和遊客,共同參加與見證了這場泉台年度盛會的開幕儀式;節目進行中並安排了台灣電音三太子民俗節目和多場次的本地民俗、歌舞演出,將美食嘉年華等系列活動掀開序幕、推向高潮!
活動現場,兩岸特色美食展銷攤位整齊排列,琳瑯滿目的美食散發著誘人香氣、瞬間點燃了現場的熱烈氣氛、群眾紛紛消費品嚐;除了美食,台灣的電音三太子和少數民族歌舞及當地的多樣民俗演出為活動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此次「壽鄉泉馬・福傳泉台「美食嘉年華活動以美食為紐帶,它既鮮活見證了中華美食文化的相融並蓄,將兩岸美食文化完美融合,生動詮釋了「泉台一家親「的深厚情誼,讓群眾在品嚐美食的過程中,深切感受泉台美食文化的獨特魅力。
這場活動不僅是美食的狂歡,更是一次兩岸文化交流盛會,在美味與歡樂中,進一步拉近了兩岸餐飲企業商家及百姓生活間的距離;本項活動將持續到本月30號,相信有更多的當地的百姓與遊客會陸續到美食廣場中來,共同參與和見證這一場泉台間的年度盛會,也將為兩岸的交流活動增添新的篇章!
兩岸民俗文化運動會 籌備進展順利
【記者 蜀女 綜合報導】
在陽光明媚的早晨,九天智研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許大有率領林建秝副院長、堪輿地理風水大師林澤增、中醫師吳承甫以及陳東風,一同踏上促進兩岸民俗文化交流的重要行程。
首站來到南鎮宮,受到管委會主任紀乃步與村書記紀振露的熱情接待。雙方就舉辦兩岸民俗文化運動會及共同祭拜活動深入交流,紀振露分享南鎮宮在民俗文化傳承上的經驗,對推動文化交流表現濃厚興趣,討論氣氛熱烈,思維火花四溢。
隨後一行人前往長泰區岩溪鎮,參訪高瀨村的保生大帝石雕園。村書記吳金華親自接待,帶領參觀精美的石雕藝術,每尊雕像皆栩栩如生,蘊含深厚的歷史文化。吳書記細說保生大帝的傳說與民俗故事,增進大家對這一文化符號的認識。參訪結束後,眾人在石雕園合影留念。
接著抵達定應宮進行莊嚴的祭拜儀式,感受傳統文化的神聖氛圍。福建關帝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蔡清龍及楊道長等人也在此會合,彼此分享文化傳承的經驗,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的情誼。
最後,團隊來到岩溪寶龍健康小鎮參觀,欣賞融合康養理念、自然風光與民俗文化的獨特設計。大家討論如何將民俗文化與現代康養產業結合,探索文化傳承與產業發展的新契機。
此次行程成果豐碩,不僅為未來舉辦兩岸民俗文化運動會和共同祭拜活動奠定堅實基礎,更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注入新動力。
陳嵐老師受邀福建省心理諮詢師協會2025年職業發展新春座談會/精彩分享獲得熱烈的掌聲與讚譽
【記者張如鳳綜合報道】
2025年2月19日下午,福建省心理諮詢師協會在廈門市湖濱東路6號華龍大廈1203御學堂隆重舉辦了“福建省心理諮詢師協會職業發展座談會(廈門站)”。此次座談會匯聚了來自全省各地的心理諮詢師協會個人會員及會員單位代表,共同探討職業發展新機遇,分享行業經驗,旨在推動社會心理服務行業的蓬勃發展。
本次座談會由福建省心理諮詢師協會副會長、社會服務心理機構工作委員會籌備組組長張耀坤老師擔任召集兼主持人。會議伊始,張副會長對各位參會人員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並簡要介紹了會議的主題和目的。他強調,當前社會心理服務行業的發展日新月異,會員和會員單位之間應該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面對挑戰,抓住機遇。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座談會特別邀請了多位神祕嘉賓蒞臨現場指導。其中,不僅有福建省心理諮詢師協會會長羅勝發的出席,還有廈門市愛恩投資集團董事長吳痕、廈門市教育局教科院教科室原主任高思崗等行業內外知名人士的參與。他們的到來爲座談會增添了更多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同時也爲參會人員提供了更廣闊的視野和思考空間。
在座談會上,備受矚目的嘉賓之一是廈門陳嵐心理諮詢中心的創辦人——陳嵐老師。陳嵐老師不僅擁有多項專業資質,還在心理諮詢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成功案例,尤其在特殊兒童康復方面有着卓越的貢獻。她圍繞自己的經營目標、項目、運營策略與困擾、合作需求等進行了詳細介紹,並分享了廈門陳嵐心理諮詢中心在心理諮詢領域的創新實踐和顯著成效。陳嵐老師的分享贏得了在場參會人員的熱烈掌聲和高度讚譽。
此外,其他嘉賓也結合當前社會心理服務行業的形勢和發展趨勢,對參會人員提出的問題和建議進行了深入剖析和精彩點評。他們鼓勵大家要敢於創新、勇於實踐,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服務能力,爲社會心理服務行業的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整個座談會氣氛熱烈、互動頻繁。參會人員紛紛表示,通過此次座談會,他們不僅加深了對彼此的暸解和認識,還收穫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啓示。他們將繼續保持密切聯繫和合作,共同推動社會心理服務行業的發展,爲人民羣衆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心理諮詢服務。
福建省心理諮詢師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座談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各位參會人員的積極參與和支持。未來,協會將繼續加強會員和會員單位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舉辦更多類似的活動,爲會員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平臺和更多的發展機會。
此次“福建省心理諮詢師協會職業發展座談會(廈門站)”的成功舉辦,不僅爲心理諮詢師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更爲推動福建省社會心理服務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我們相信,在福建省心理諮詢師協會的引領下,福建省社會心理服務行業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
平潭綜合實驗區兩岸家園扶貧助殘公益服務中心
帳號:407875611917
開戶行:中國銀行福建自貿試驗區平潭片區分行營業部
備註:資助弱勢族羣康復訓練費、心理諮詢費、生活技能培訓及課後照顧費、兩岸慢飛天使公益活動等費用
聯繫方式:
李老師 13159057219 (微信同號)
陳老師 13713775186 (微信同號)
鄭州航空港區“空中絲路 樞紐全球”
「萬順傳媒報社/記者張如鳳/河南鄭州報道」
航空港區地處鄭州、開封、許昌交界地帶,管轄面積747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25平方公里,基礎設施覆蓋面積2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百萬。2023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294.9億元,同比增長13.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4.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6.6%,五項指標增速領跑全省。全區外貿進出口總值完成4143.62億元,全省佔比51.11%;新鄭綜保區累計完成外貿進出口值4072.78億元,位列全國166個綜合保稅區第1位。航空港區體制機制改革所激發的發展活力和動力進一步彰顯,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的核心增長極作用正在逐步顯現。以中原科技城、中原醫學科學城、中原農谷爲支柱平臺的三足鼎立科技創新大格局,推動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
航空港區深入貫徹省委和省政府決策部署,聚焦空中絲綢之路先導區、國家航空港經濟實驗區、中原經濟區和鄭州都市圈核心增長極、現代化國際化世界級物流樞紐、中原特區“五大戰略定位”;奮力打造國際先進製造業中心、國際商貿物流中心、國際創新創業中心、國際創意時尚中心、國際人才中心“五大中心”。培育壯大10大產業集羣,即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衛星4大先進製造業,新一代訊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3大戰略新興產業,現代物流、會展商貿、創意時尚3大現代服務業。全面開啓中原醫學科學城等六大功能片區聯動開發,打出全力以赴拼經濟、盡銳出戰謀發展新攻勢。
河南省醫學科學院、河南省中醫藥科學院爲“龍頭”,搭建高能級平臺,集聚頂尖科研人才。
斯高研究院院長、電生理所王功新副所長,帶領兩岸媒體記者參觀實驗工作室並展示利用動物心臟電生理的研究
河南國際物流樞紐建設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鄺山介紹正在興建的航空樞紐港“航空港、高鐵港、國際陸港、公路港”四港聯動。
河南六通比亞迪項目項目經理 呂崇高表示從2月搬入航空港區專項配送比亞迪汽車零配件,相較之前運輸距離更近,大大降低了運輸及人力的成本。
鄭州厚積薄發—促進兩岸機器人及智慧自動化產業科融合發展
「記者張如鳳/河南鄭州報道」
4月9日,“行走都市圈▪聚焦出彩中原”兩岸媒體聯合採訪,海峽兩岸企業家朋友相聚在鄭州航空港區,共同參加2024 兩岸機器人及智慧自動化產業對接活動。河南省委常委張雷明、兩岸企業家峰會智能裝備組大陸方面召集人蘇波、兩岸企業家峰會智能裝備組臺灣方面召集人徐爵民等出席開幕式。系統構建中原科技城、中原醫學科學城、中原農谷“三足鼎立”。
河南省委常委張雷明
河南省委常委張雷明在臺上致辭歡迎海峽兩岸企業家及臺灣媒體記者們參與此次的以“機器人助力新型工業化 兩岸融合高質量發展”爲主題的2024兩岸機器人及智慧自動化產業對接活動在鄭州開幕。河南與臺灣血緣相連、文緣相近、情緣相融、商緣相通,豫臺經貿交流合作基礎好、空間大。截至2023年底,全省累計批准臺資企業2264家,投資總額196.08 億美元,兩岸同胞用親情和誠意結出了累累碩果。在座各位實力雄厚、人脈廣泛,暸解兩岸風土人情,熟悉國際經貿規則,是河南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好夥伴。希望大家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當好橋梁紐帶,積極穿針引線,促進豫臺雙方在機器人及智慧自動化產業領域開展更多的經貿項目合作,深化資金、技術、人才的交流共享,在中原大地攜手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共同譜寫新時代新徵程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
蘇波部長致辭表示大陸不僅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更是技術創新的策源地,在全球機器人產業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兩岸協同合作,融合發展前景廣闊。爲進一步促進兩岸在機器人和自動化領域的融合發展,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以應用爲牽引,圍繞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等弱點協同創新,提升產業鏈水平,打造更多高端化智能化產品;
二是加速推進機器人及智能製造標準認證合作,促進兩岸標準認證互融共通。
三是積極拓展行業應用。加快成熟場景普及應用,推進重要產線機器人創新研發和系統集成能力提升,促進製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和進口替代。
四是關注機器人行業未來發展趨勢,聚焦人工智能、數字孿生、人形機器人等領域重點發力,實現兩岸融合高質量發展。
兩岸企業家峰會是爲兩岸企業家提供交流合作的平臺,希望大家能充分利用好這個平臺,溝通信息,增進聯絡,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不斷深化兩岸在機器人領域的合作,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兩岸企業合作啓動簽約儀式
兩岸企業家峰會智能裝備組臺灣方面召集人徐爵民
徐爵民受訪表示明年將在臺灣舉辦兩岸機器人及智慧自動化產業對接活動,更加促進兩岸機器人及智慧自動化領域的永續發展。
鄭州地處嵩山東麓、黃河之濱,居中華腹地,史謂“天地之中”,古稱“商都”,今爲“綠城”。如今,厚積薄發開創“空中絲路,樞紐全球”,促進兩岸機器人及智慧自動化產業科融合發展,向全球展示不一樣的全新的鄭州!
想了解中原美食的淵源—請到長垣來
「記者張如鳳/河南開封市報道」
4月13日“行走都市圈▪聚焦出彩中原”兩岸媒體聯合採訪中國烹飪文化博物館
中國烹飪文化博物館位於長垣市,是我國第一座以烹飪文化爲主題的博物館,2013年1月4日正式開館。
該博物館總面積5400㎡,共設有五個展廳,分別是《中華烹飪,源遠流長》《天下滋味,悉在庖廚》《食治養生,講究中和》《萬變千姿,筵席藝術》《海納百川,廚鄉長垣》,館內共展出文物280餘件,展品1000餘件。
走進博物館一樓大廳,聳立在前的是被餐飲界奉為“鼻祖”的伊尹雕像,因創立了“五味調和”等烹飪理論,他被後世人民尊崇為中國“烹飪始祖”。
長垣有著“中國廚師之鄉”的美譽,自古就有尚廚之風,當然也有自己的“特色菜”。尤其是長垣的烹飪技藝和酌酒,還被評為了省級物質文化遺產。
衛華企業—舉重若輕蘊匠心
「記者/張如鳳/河南長垣市報道」
4月13日“行走都市圈▪聚焦出彩中原”兩岸媒體聯合採訪到河南省長垣市衛華集團參訪。
作爲中國起重裝備行業的先行者,衛華以匠心,致創新。從未停下探索與創新的步伐。衛華堅持以市場爲導向,以技術創新爲抓手,以新產品研發爲動能,以每年佔比銷售收入4%-6%以上的研發投入,點燃創新引擎,企業整體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部分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成國際領先水平,爲推動我國起重裝備行業技術進步做出突出貢獻。
衛華董事長李國強強調,將繼續緊跟“中國製造2025”和國家“雙碳”計畫的時代浪潮,以新中式起重機爲契機,深耕起重裝備綠色化、智能化、客製化、數字化發展,在智能生產、智能產品、智能服務上持續發力,促進衛華製造向衛華創造,衛華速度向衛華質量、衛華產品向衛華品牌轉變,助力中國製造站上世界之巔!
開封蘭考“梨花開滿園▪琴音揚世界”
「記者/張如鳳/河南蘭考縣報道」
4月12日“行走都市圈▪聚焦出彩中原”兩岸媒體聯合採訪,走進何寨村!
何寨村位於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惠安街道,擁有萬畝梨園,大棚油桃500餘畝,該村依託萬畝梨園,正打造一個集古建築小吃街,住宿、水上樂園、採取、摘取、垂釣、農產品深加工梨花膏、梨花茶、梨酒等爲一體的農業生態旅遊商業園區。通過觀花、遊樂,帶動餐飲,增加村民收入,讓村民即豐產,又豐收,打造生態旅遊觀光村。
每年三月梨花開,都會在何寨村舉辦梨花文化節,活動內容豐富,有書法展示、繪畫寫生、攝影展示、漢服表演、古箏表演、梨園旗袍走秀、梨園盲盒遊戲、趣味運動會、梨樹認購、研學旅行等,吸引眾多慕名而來的遊客前來賞花遊玩,更能品嘗到當地的美食及購買特產。
蘭考縣不僅產梨,也是聞名世界的音樂之鄉—蘭考固陽鎮
蘭考全縣共有各類民族樂器企業219家,上海、北京、廣州等各大城市,在這裡都有樂器企業,樂器產業年產總值已突破20多億元,僅固陽這個音樂小鎮就有全國各地辦的民族樂器產業187家,可以直接帶動一萬八千多人就業。舉凡中國民族樂器的古箏、古琴、月琴、琵琶、柳琴、大小提琴等等等等,但凡你能說得到的樂器名字,這裡幾乎無所不有,已經多達近百個品種,達到30餘個系列。僅僅古琴這一種樂器,年產就達70餘萬臺把,據說最豪華版的古琴價格一把可達數萬甚至十幾萬元,已經銷往世界五大州。僅固陽的一個徐場村,樂器年交易額已經多達4000餘萬元。
在徐場村導覽工作員下看到了製作古琴古箏的製作流程,並欣賞了古箏音樂的彈奏,讓在場的參觀者,置身在古韻悠揚的琴聲中不願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