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妙玲書法展 揮灑詩詞意境之美 筆墨承載生命哲理之道

【記者 劉夢緣 台南報導】

市府秘書處推展「臺南400·藝起精采」,即日起到8月30日,邀請知名書法家周妙玲老師於民治市政中心辦理「妙筆凌雲」畫法展,展出作品32件。展覽將呈現六體書法作品,包括大小篆、隸書、楷書、行書和草書,展現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藝術魅力;作品除融合古今特色,以黑色線條穿梭時空,展現漢字的歷史底蘊外,更蘊含深厚的人文思考,反映「生活創造藝術,藝術融入生活」的理念。這場展覽將帶領觀眾進入漢字的時光長廊,感受書法藝術的至簡至璞與至深至厚,並傳達對生活的真摯觀察與情感抒發,為觀眾提供一次心靈沉澱與文化探索的機會,歡迎社會大眾前來欣賞。

周妙玲書法展 揮灑詩詞意境之美 筆墨承載生命哲理之道

秘書處指出,周妙玲老師出生於台南,小學三年級入選書法選手,但因父親認為女孩子專心讀書就好而錯過機會,但已在心中種下習字種子;後來負笈美國杜克斯大學研讀教育研究所,畢業回國任教仍未忘情。直到2007年,在汪崇楹老師啟發下,開始系統地臨寫六體書法碑帖;之後受侯兩傳老師、陳勝雄老師指導書藝,並隨陳茂隆老師學習國畫,書畫融合並進。周老師作品曾獲全國書法賽佳作優選肯定,更入刻永存北極殿玄武書法碑林;為傳承書藝於小學及素懷齋擔任書法指導迄今已10多年,推廣書法貢獻良多。

周妙玲表示,書法不僅僅是寫字,它能讓人真正感受筆墨之美;她認為,臨帖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實踐,就像時空穿梭,我們跟隨古代書法家的筆墨揮灑,展現最真實的自我表達。書法創作好比人生:起筆、行筆和收筆,如同人生的出生、存活和終結;過程中,我們不斷消除短處,增進長處,是以書法的修行與生命的修行密不可分;書法已然是一種生活藝術,讓我們在歲月中領悟最深的美學。

周妙玲書法展 揮灑詩詞意境之美 筆墨承載生命哲理之道

周老師指出,詩詞是文學的靈魂,而書法則是詩詞的彩衣。在展出作品中,《千字文》令她印象深刻,這篇源自南朝梁代周興嗣侍郎,從【書聖】王羲之書法漢字中,擷取不重複一千個字編寫成涵蓋人生哲理、天文地理、政治社會等多層意涵的長文,至今仍在文字史上廣為流傳。喜愛的小品,則屬草書作品《往事如花雨,愁思若浮雲》,通過流動的筆墨線條,在黑白、乾濕、虛實及整體對比中,表現出悠悠淡淡的視覺意境,令人驚豔。

秘書處表示,書法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周妙玲老師一生的追求,通過書法讓她找到了表達自我、理解生命的方式。她勉勵熱愛書法者「讓最美的線條,在最美的歲月中成就最深的美學領悟」,她的話語充滿對書法藝術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深刻理解,令人敬佩。

周妙玲書法展 揮灑詩詞意境之美 筆墨承載生命哲理之道

秘書處指出,周妙玲書法展「妙筆凌雲」,即日起至8月30日於民治市政中心一樓大廳舉行,展出時間為每週一至週五為上午9點至下午5點,誠摯歡迎藝術愛好者,一同通過書法展覽,讓更多人感受到書法的魅力,體會中華文化的深邃。同時邀請您參加8月3日上午的開幕茶會,讓我們一起欣賞周妙玲筆墨人生的書法藝術之路。

周妙玲老師簡介:
1.1965年出生於台南
2.美國杜克斯大學教育碩士畢
3.擔任南瀛書法學會監事2019迄今
4.擔任南化國小(2012)、光榮國小(2013)、素懷齋(2011)書法指導迄今
5.清風書道館會員書法展(2010-2023)、南瀛書法學會書法作品展(2012-2024)
6.第35屆全國書法賽社會組入選(2015)
7.第6屆台灣心潤協會自在盃全國書法賽優選(2017)
8.第10屆地雲林盃全國書畫賽佳作(2018)
9.作品刻於新市北極殿玄武書法碑林(2021)

開幕茶會:113年8月3日(週六)上午10:00於民治一樓展覽大廳辦理。

spot_img

相關新聞

“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參訪中山翠亨新區規劃館及廚邦醬油文化博物館

【記者 張如鳳 綜合報道】 11月15日“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灣區性採訪團隊走進中山翠亨新區規劃館,展館給眾人展示了翠亨新區的底蘊魅力、發展成就以及美好的願景,設計理念包括純淨、靈動、創新和國際化。展館通過新媒體技術和多項先進數字技術,以“偉人故里,新區新城”為主體,從不同維度進行展示。 在中山香山大橋旁駐足打卡,現場感受大橋的壯觀,香山大橋呈南北走向,自北向南連接了中山、廣州、佛山和珠海,是珠三角“A”字形交通骨架中的重要節點。 採訪團來到廚邦醬油文化博物館,廚邦醬油文化博覽館由廣東美味鮮調味食品有限公司投資興建,2014年11月建成開館,坐落於中山市火炬開發區橫門水道之畔。廚邦醬油文化博覽館,以醬油爲主題,集品牌展示、工業旅遊、參觀互動和體驗於一體,是一個具有鮮明嶺南特色的專業醬油文化博覽館,館內展示了南派醬油的發展史,集歷史保護、文化傳承、科教宣傳、體驗購物于一體的綜合文化休閒體驗館。現場讓採訪團體驗了一把古時打醬油的場景,體現了醬油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古時釀造醬油費時繁雜的釀造工序,如今利用先進技術從篩選豆子、蒸煮、發酵、晾曬到成品包裝都通過自動化一步到位,品嘗了醬油冰淇淋和醬油滷蛋,小黃瓜水果沾醬,讓採訪團品嘗到醬油的鮮香。

“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參訪珠海留學文化館及孫中山故居

【記者 張如鳳 綜合報道】 11月14日“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在綿綿細雨中走進了中西結合的建築群珠海市高新區唐家古鎮山房路留學文化館,文化館記載著“百年留學潮,報國遊子心”尤其是展館內展出遊輪一角及一輪明月懸掛展廳中央“月是故鄉明”,仿若重演了遊子遠渡重洋在遊輪上歷經數月抵達萬里之外的陌生國度心繫故鄉學成歸國的雄心壯志。 百年前第一批官派留學是由容閎提議,在曾國藩、李鴻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後派出四批一百二十名學生赴美留學。當看到照片上年均只有十二歲的留美幼童照片時,在場台灣媒體人驚呼連連,這不是我們歷史教課書上學過的歷史嗎?在展區討論一些留存下來的文件公文中看到孔祥熙簽名字跡,在懸掛的照片中看到熟悉的近代名人學者詹天佑、梁思成、錢學森以及楊振寧等,推動了中國以及台灣發展的歷史足跡。 來到廣東省中山市的翠亨村孫中山故居,映入眼簾不再是歷史教科書上的文字圖片,親身走進孫中山紅磚青釉,紅白相間的兩層仿西式建築的洋樓中,正門上掛著一副對聯:「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據說是樓宇落成後孫中山親筆撰寫的。 對聯旁「孫中山故居」的牌匾是由宋慶齡題寫,房屋右側有一口水井旁的院落原是孫中山誕生時的祖屋所在。周邊是翠享村的村民樓群,隨著講解孫中山少時的頑皮趣事。這是歷史教科書中感受不到的體驗。   期許更多的台灣青年能夠前來遊歷探尋這些歷史名人的足跡。  

共聚珠海-“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灣區行啓動儀式

【記者 張如鳳 綜合報道】 “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灣區行啓動儀式在珠海舉行11月12日,“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灣區行啓動儀式在珠海舉行,兩岸媒體人將開啓爲期6天的灣區之旅。國務院臺辦新聞局局長陳斌華、廣東省臺辦副主任肖兵、珠海市委常委郭才武等嘉賓出席本次活動。本次活動由國臺辦海峽兩岸交流中心、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主辦,廣州市海峽兩岸交流協會、珠海市珠臺經濟文化交流協會、中山市海峽兩岸交流協會、臺商優市網、廣東兩岸融媒體中心承辦。“兩岸媒體是增進兩岸同胞相互暸解非常重要的橋梁和紐帶”,珠海市臺港澳事務局局長黃萃介紹,本次活動將兩岸新媒體人匯聚在粵港澳大灣區,既是共同探索、交流、創新的重要旅程,也是一次彰顯兩岸文化同源、情感共鳴的深度對話,是“同行同行”更是“同心同向”。主辦方表示,希望兩岸媒體朋友們可以多維度、多視角地感受中國(珠海)航展魅力,也祝願“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灣區行收穫滿滿,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此次活動一定會成爲匯聚正能量、搭建連心橋、畫好同心圓的收穫之旅。據介紹,11月12日至11月17日,結合第十五屆中國(珠海)航展舉辦的契機,主辦方邀請近50名臺灣媒體人、青年網紅到大灣區參訪,近距離觀看珠海航空航天展,接觸體驗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南沙自貿區及中山高質量發展機遇,通過他們在網絡社交平臺發佈的見聞感受和網紅示範效應,吸引更多青年來大灣區交流、學習、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