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宗旅平台與博羅佛教協會聯合舉辦全國寺廟義診活動

【記者 劉夢緣 惠州報導】

宗旅探索【兩岸宗旅】平台創始人許大有聯合【廣東省惠州博羅佛教協會】會長門淨法師及全國兩岸三地善心大德發起全國寺廟兩岸中醫專家義診活動。將於2023年6月9日早上09:30起至下午16:00在博羅[禮佛禪寺]舉辦全國宗旅義診活動。特邀兩岸中醫專家會診,現場為需要的僧尼及居士大德們提供義診服務。

兩岸中醫專家為僧尼居士提供公益義診服務

義診項目內容:

(1)公益義診:根據項目計劃,選擇各地合適的寺廟,為僧尼提供診療服務,包括問診、針灸、艾灸、泥灸、中醫推拿,精油運用等。

(2)公益宣講:向僧尼傳播中醫傳統文化知識、推拿手法、養生知識等。

禮佛禪寺邀請兩岸知名中醫專家團隊為僧眾義診

『全國寺廟巡迴愛心公益義診』6月9號【廣東省惠州博羅禮佛禪寺】站特邀兩岸知名中醫專家團隊蒞臨、特邀台灣非遺壓揉術傳承人蔡秋琴團隊蒞臨。

兩岸宗教文旅交流平台與博羅佛教協會合作義診活動

廣東省惠州博羅縣佛教協會會長門淨法師,為深圳弘法寺本煥長老親授臨濟正宗四十五世傳人,現任福建羅源隱峰寺監院、連江西林寺住持,於2017年4月,受延祥古寺兩序大眾延請,住錫執掌寺院。深圳九天民俗文旅康養工作室,兩岸多年的宗旅民俗行業之經驗,為助力宗教文旅倍速發展,讓華夏傳統民俗文化發揚光大。並進一步增進兩岸民俗文化的融合,為兩岸三地搭建的唯一綜合性的宗教文旅,宗教寺廟交流活動的服務管理平台。

兩岸宗旅創始人許大有發起全國寺廟巡迴愛心公益義診

許大有重病出院後,遵從台灣聖嚴師父說的話(沒有人做的事我們去做,有人做的事就讓賢,我們發起大悲心,發願為人服務,廣種福田)許大有投入兩岸宗教交流推廣志業,兩岸宗教同根,是我們中國人的傳承。

兩岸宗旅平台與博羅佛教協會聯合舉辦全國寺廟義診活動

大有說【兩岸宗教互動,急需人做,正要能做的事,我來吧。】利人而自利。感恩這次的所有工作人員,及廣東長平一琉琉璃廣陳董事長。願兩岸眾菩薩師父居士大德,支持大有,為兩岸宗教志業,合十。

spot_img

相關新聞

第十八屆國際孤獨症關愛日彙聚兩岸愛心力量為“星星的孩子”點亮希望之光

【記者張如鳳綜合報道】 4月,春光和煦,第十八屆國際孤獨症關愛日以“全生涯服務,全方位關愛”為主題,在泰山腳下隆重舉行。 活動由公益巡講、文藝巡演及慈善義捐三大板塊構成,彙聚兩岸愛心力量,為“星星的孩子”點亮希望之光。 來自政府、企業、文藝界及海峽兩岸公益組織的300餘名代表共襄盛舉,用行動詮釋“跨越山海,與愛同行”的溫暖承諾。 活動在泰安市原政協副主席張慶明先生的致辭中拉開帷幕。 他強調:「關愛孤獨症群體需全社會協同發力,從政策支援到社會融入,構建全生涯服務體系。 “泰安市尚佰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鳳嬌女士代表愛心企業表態,承諾將持續投入資源支援特教事業; 市殘聯副主席朱運東則從家庭視角呼籲:“用理解打破偏見,讓每個特殊家庭感受到社會的溫度。 ” 在文藝巡演中:藝術架橋,兩岸共譜“星”篇章活動高潮迭起的文藝演出中,兩岸藝術家與特殊兒童攜手獻上動人篇章: 臺灣「鋼琴公主」劉夢緣以一曲《夢中的婚禮》展現出她蛻變後的音樂天賦,其與泰山鋼琴王子朱浩瑞連袂演繹的《獻給愛麗絲》,更以琴聲串聯起海峽兩岸的融合之情。 泰安靈山融合幼稚園的孩子們以舞蹈《來跳舞》打破「特殊」與「普通」的界限,稚嫩舞步詮釋「普特共融」理念。原創歌曲《希望星之光》由孤獨症家長朱運東創作,高校聯盟合唱團激昂唱響,傳遞逆境中的堅守與希望。 此外,民樂《賽馬》、非洲鼓表演及手語合唱《感恩的心》等節目,以多元藝術形式展現特殊群體的潛能,贏得全場掌聲如潮。   公益行動:微電影啟動+百場巡講,愛心接力永續,活動現場,由泰台兩地代表共同啟動公益微電影《星辰大海》啟動儀式,旨在通過影像記錄孤獨症家庭的真實故事,推動社會認知革新。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症創會會長陳習珍女士,帶來她的總第1396場公益演講,分享其陪伴女兒跨越障礙的感人歷程,呼籲“用心陪伴共同成長、愛與自然、生活化教學、用母愛之力點燃希望”。 在義捐環節中,中華愛心書畫院泰山分院張范義等藝術家捐贈30餘幅書畫作品,尚佰商貿、世達機電等十余家企業慷慨解囊。 泰安市領導為捐贈者頒發「公益先鋒」榮譽獎牌,彰顯社會大愛。 讓每顆“星”都不再孤獨,活動在《花開中國》的歌聲中圓滿落幕,但關愛行動仍在延續。 正如主辦方所言:「孤獨症關愛不是一日之暖,而是365天的守護。 期待兩岸攜手,以全生涯服務理念護航『星星的孩子』,讓融合之光照亮每個角落。 ” 兩岸聯動:臺灣公益組織深度參與,凸顯出兩岸特殊教育交流與經驗共用;,藝術和音樂療癒特殊兒童與專業藝術家同台,打破能力邊界,啟動微電影、上千場巡迴演講及企業捐助形成可持續支持網路,社會動員:彰顯政府、企業、高校、文藝界多元主體共築關愛共同體。跨越山海 愛滿星河、第十八屆國際孤獨症關愛日兩岸公益盛典在泰安溫情啟幕,在溫暖中圓滿成功。

國際傑人會第31屆傑青獎得主進入總統府 副總統蕭美琴親自表揚

【記者 劉夢緣 台北報導】  3月19日,國際傑人會中華民國總會林四川總會長率領「第31屆全國大專院校傑出服務性社團暨社團領袖傑青獎」得獎代表、指導老師及該會重要幹部進入總統府,接受副總統蕭美琴的親自接見與表揚。副總統讚揚得獎青年長期投入公益,展現無私奉獻的精神,並期許他們持續拓展服務範疇,讓志工文化薪火相傳。  在總統府的接見儀式上,副總統蕭美琴對傑青獎得主表達高度肯定,並強調這些青年憑藉長期的努力與行動,不僅幫助社會弱勢群體,也展現對社會的深厚關懷與責任感。她表示,這些青年投入偏鄉教育、醫療支援與社會關懷等領域,以愛心與專業回應社會需求,為台灣偏鄉孩童與家庭帶來實質幫助。  副總統鼓勵得獎者持續發揮影響力,拓展公益觸角,讓志工精神代代相傳,並強調政府將持續提供資源,作為青年志工最堅強的後盾,支持他們在公益領域的發展。  國際傑人會中華民國總會長林四川表示,傑青獎不僅是對青年志工精神的肯定,更是對他們實際貢獻的表彰。得獎者不僅在學業上表現優異,也在公益領域發揮影響力,透過自身行動激勵更多年輕人投入社會服務,為下一代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接見儀式後,林四川總會長帶領得獎者前往國軍英雄館共進午餐,並與大家交流心得,分享成長歷程與未來規劃。總會長亦向得獎者宣導國際傑人會的公益使命,鼓勵青年持續投身志工行列,將愛與關懷延續,為社會注入更多正向力量。  第31屆傑青獎的成功舉辦,彰顯台灣青年在公益服務上的卓越表現,也展現了他們對社會的承擔與希望。國際傑人會中華民國總會將持續發掘更多優秀人才,打造青年參與社會服務的優質平台,引領他們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平潭閩台青年公益交流活動邀請慢飛天使創始人陳嵐女士以及首席高級顧問郭亦邦博士-共探常態化志願服務體系構建

【記者張如鳳綜合報道】        近日,平潭綜合實驗區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下文簡稱慢飛天使)的創始人陳嵐女士,以及慢飛天使首席高級顧問郭亦邦博士受邀參加了平潭閩台青年公益交流活動。 在活動中,陳嵐女士和郭亦邦博士作為特邀嘉賓,分享了慢飛天使在特殊兒童康復領域的寶貴經驗和創新實踐。 陳嵐女士兼具新住民與亞斯伯格症患者家屬身份為大家帶來一場精彩簡報—— 2025情暖兩岸 共築幸福港灣。 以“情暖兩岸,共築幸福港灣”為主題,圍繞“一老一小一新”的志願服務議題,深入探討了如何構建常態化、可持續的志願服務體系,以賦能社會發展。 介紹了慢飛天使近年來在促進兩岸志願服務交流、提升特殊兒童康復品質方面所做的努力,並表示慢飛天使一直致力於為特殊兒童提供全方位的康復服務,包括醫療衛生、文化藝術、網路在線教育等多個領域。 郭亦邦博士則重點分享了數位技術在兒童心理健康領域的應用。 他提到,廈門諸格量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自主研發的數字療法,為兒童心理問題提供了精準化的篩查和治療手段。 這種數位療法不僅提高了治療效率,還實現了「千人千藥」的個人化治療,為特殊兒童的康復帶來了新的希望。 在談到如何構建常態化、可持續的志願服務體系時,陳嵐女士和郭亦邦博士一致認為,關鍵在於加強兩岸志願服務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志願服務資源的整合與優化。 他們建議,可以通過建立志願服務資料庫、搭建志願服務平臺等方式,實現志願服務資訊的共用和資源的有效對接。 同時,還應加強志願服務的培訓和教育,提升志願者的專業素養和服務能力。 此外,兩位嘉賓還強調了社會各界對志願服務體系的支援的重要性。 他們呼籲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志願服務事業,為志願服務提供資金、技術、場地等多方面的支援。 此次平潭閩台青年公益交流活動不僅為兩岸青年提供了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平臺,也為推動兩岸志願服務體系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未來,慢飛天使將繼續攜手各界夥伴,共同為構建常態化、可持續的志願服務體系貢獻智慧和力量,為兩岸特殊兒童的康復事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