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義 法髓頌」法師群賢雲集靈山法會

【記者 林祺斐、吳仁發 彰化報導】

「無量義 法髓頌」法師群賢雲集靈山法會

「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是一場結合佛法與慈濟救拔苦難的慈善足跡,融合藝術與人文的盛大活動。首場演繹是由唐美雲歌仔戲團、優人神鼓、慈濟入經藏菩薩共同於2023年7月28日下午兩點在彰化市彰化體育館演繹。

「無量義 法髓頌」法師群賢雲集靈山法會

這一場藝術的盛會非常殊勝,大中區經藏演繹「現場」人數共有六千五百二十五人參與(含法師二百三十八位),透過精彩的演出,這場「無量義 法髓頌」的經藏演繹,不僅體會到能見到愛的力量,更將在人們的心中留下深刻而珍貴的回憶。

「無量義 法髓頌」法師群賢雲集靈山法會

法師讚歎 慈濟善行 上人是菩薩示現

慈濟志工林穎敏因贈送菩提鐘鼓的因緣和各寺院結下好緣,這次經藏演繹邀約了五個道場及及住持法師(普賢行苑住持上湛下揚法師、觀心佛堂住持上明下道法師、五方講堂前住持上湛下元法師、五方講堂住持上湛下嚴法師、順濟蘭若寺院住持道慧法師、淨土院法師),二十五位隨師居士,這些法師與居士的參與,增添了演繹的殊勝氛圍,也展現了他們對佛法的熱忱與對慈濟志業的支持。

「無量義 法髓頌」法師群賢雲集靈山法會

湛揚法師一九九六年出生於臺灣南投,從小出生於小康家庭,是獨子長孫,雙親未學佛是鄰居伯母度法師學佛,法師自幼學佛至十歲時發心出家,師承上海下濤上人。曾任上海下濤長老侍者,目前是普賢行苑住持法師、中華普賢行苑協會理事長。

法師感恩慈濟的邀約來參與慈濟的一大盛會:「這次來參與『無量義法髓頌』,讓我們大眾了解,也讓我們三寶弟子了解無量義經的重要,法髓無量遺愛全球,所以感恩慈濟的邀約,讓此次的因緣促成」。

湛揚法師:「此次也感恩優人神鼓神鼓和唐美雲歌仔戲所帶領,還有經藏演繹所有的慈濟人,以及證嚴法師慈悲的帶領慈濟人,讓我們的佛法能經由演繹演出來,了解無量義的重要以及佛法的殊勝。」

「感恩慈濟的邀約,這一場經藏演繹太殊勝了。」演繹結束湛揚法師表示,藉由這場成功的因緣,能讓會眾們深入了解無量義經的殊勝之處,尤其是透過演繹呈現其中的六瑞相,更能讓人了解慈濟人所謂的愛心不只是學佛人的專利,而是每個人內心的寶藏。

湛揚法師重申,愛心是利他為主,但同時也要學會愛自己,如同證嚴法師所說,付出無所求,是佛教教義中非常重要的一點。這次演繹的成功,得益於每位參與者用心付出,為眾生與佛教奉獻一份心意。今天在彰化體育館有二三八位大法師以及七三八位入經藏菩薩共襄盛舉,這樣的大場面令人感動,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慈悲演繹。

每個人都有佛性,將來都可能成佛,看過慈濟經藏演繹太感動了,上人是『觀世音菩薩』示現,臺灣如果没有慈濟,實在難以想像,難以立足在國際上。」一百五十分鐘的演繹,慈濟的故事太感人了,可以啟發一個人菩提心、愛心及大悲心。普興寺位於田中鎮復興里,上性下平法師是普興寺的法師,和慈濟有很深的淵源,未出家前是慈濟的會員,法師一直讚歎上人德行。

十幾年前,淨土院法師釋正行曾經是慈濟委員,也曾參與了水懺的演繹。十二年後,她做為會眾的一員,以不同的角度,再度目睹「無量義 法髓頌」入經藏,坐在觀眾席中,她注視著演出,深受感動,內心不禁湧起想不斷起立鼓掌的衝動。

「無量義 法髓頌」法師群賢雲集靈山法會

透過經藏的演繹,法師知道「無量義 法髓頌」的經藏演繹能讓人深刻體悟佛法的智慧,同時也更了解慈濟的善行。所以,她召集幾位法師一同前來參與,她認為這對於法師們而言會是一次難得的學習與體驗。

釋上正下行法師最後表示能參與今天的活動實在是太棒了,不僅能回憶慈濟的點點滴滴,感受慈濟的善行與奉獻,更能激勵我們將愛心傳遞給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共同建設更溫暖、更美好的世界。

國際新聞媒體人回饋

「眼眶裡,有微微的濕潤,好感動喔!」上湛下揚法師側旁的陳建文居士,今天(7/28)隨師來彰化體育館,他分享,慈濟人在推動,國際骨髓捐贈,這是人類崇高的行為,無量義經上說:「能捨一切諸難捨,財寶妻子及國城,於法內外無所吝,頭目髓腦悉施人。」

救人一命,無損己身。慈濟骨髓捐贈至今三十年;全球移植六千案例(惠及三十一國)。菩薩在修行的過程,為了布施,有形的財產捨;有的人連妻子也帶去做志工,去付出。

兩千多年前,佛陀就已說過「頭目髓腦悉施人」,人體內的各種器官都可以布施,何況今日的醫學這麼發達,世間有很多苦難,慈濟就是針對這些苦難,不計一切的設法解決,上人悲天下苦難人成立骨髓資料庫即是一例。

慈濟的大愛走向國際,受人尊重,真了不起,不是用嘴巴講而已,而是用行動走出去,現在每人都很有錢,身外財要布施較簡單,身內財要布施就很困難,救人是一個決心。

陳建文居士頻頻讚歎:「慈濟做了這麼多的好事,上人的德行!悲心!感動太多人了,如果有機會我也願意參與救人行列。」。

拿著相機穿梭在廊道的廖錦忠,是國際新聞視角的記者,採訪過很多公益團體,「太震撼!太感動了!」他談到從演繹中,看到慈濟志工與唐美雲歌仔戲團、優人神鼓再度攜手。將佛陀的一生,《無量義經》的精髓與慈濟四大志業 的脈絡,隨著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以藝術形式一幕幕展開。

加上動畫呈現佛陀說法的靈鷲山實景、王舍城與菩提迦耶的苦況、慈濟的故事等等;不論演繹者或觀賞者,無不被深深攝住。從不能相信、到不得不信、到深深信服;腦海中盤旋的片段,是跨越時空的聖者抉擇,是不絕如縷的佛心法髓。

無量義經是法華經的開經,慈濟人行經,為《法華經》做了很好的註解,從觀賞演繹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不著眼於深刻佛學理論的著述,而是簡約質樸地在生活中力行佛陀的教導,是人間真能實踐的法門,使人身心安頓、自在清涼。

記者廖錦忠以前就對慈濟有所認識,而今天的參與更加深了他的肯定,以記者身份來此採訪,他深感這不僅僅是一場普通的訪問,而是慈悲真實的演繹。他認為,要呈現這樣如此殊勝的演繹,花錢是舉辦不了的,取而代之的是對佛教的感召與對慈濟四大志業的認同。

廖錦忠說,他唯一能表達的就是感恩,感恩上人的奉獻,讓佛法得以生活化,而不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若只有理論而不付諸實踐,要成佛道可能會很困難,這場演繹讓他感受到了佛法的慈悲,這讓他對慈濟更加肯定且敬佩不已。

 

 

spot_img

相關新聞

第十八屆國際孤獨症關愛日彙聚兩岸愛心力量為“星星的孩子”點亮希望之光

【記者張如鳳綜合報道】 4月,春光和煦,第十八屆國際孤獨症關愛日以“全生涯服務,全方位關愛”為主題,在泰山腳下隆重舉行。 活動由公益巡講、文藝巡演及慈善義捐三大板塊構成,彙聚兩岸愛心力量,為“星星的孩子”點亮希望之光。 來自政府、企業、文藝界及海峽兩岸公益組織的300餘名代表共襄盛舉,用行動詮釋“跨越山海,與愛同行”的溫暖承諾。 活動在泰安市原政協副主席張慶明先生的致辭中拉開帷幕。 他強調:「關愛孤獨症群體需全社會協同發力,從政策支援到社會融入,構建全生涯服務體系。 “泰安市尚佰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鳳嬌女士代表愛心企業表態,承諾將持續投入資源支援特教事業; 市殘聯副主席朱運東則從家庭視角呼籲:“用理解打破偏見,讓每個特殊家庭感受到社會的溫度。 ” 在文藝巡演中:藝術架橋,兩岸共譜“星”篇章活動高潮迭起的文藝演出中,兩岸藝術家與特殊兒童攜手獻上動人篇章: 臺灣「鋼琴公主」劉夢緣以一曲《夢中的婚禮》展現出她蛻變後的音樂天賦,其與泰山鋼琴王子朱浩瑞連袂演繹的《獻給愛麗絲》,更以琴聲串聯起海峽兩岸的融合之情。 泰安靈山融合幼稚園的孩子們以舞蹈《來跳舞》打破「特殊」與「普通」的界限,稚嫩舞步詮釋「普特共融」理念。原創歌曲《希望星之光》由孤獨症家長朱運東創作,高校聯盟合唱團激昂唱響,傳遞逆境中的堅守與希望。 此外,民樂《賽馬》、非洲鼓表演及手語合唱《感恩的心》等節目,以多元藝術形式展現特殊群體的潛能,贏得全場掌聲如潮。   公益行動:微電影啟動+百場巡講,愛心接力永續,活動現場,由泰台兩地代表共同啟動公益微電影《星辰大海》啟動儀式,旨在通過影像記錄孤獨症家庭的真實故事,推動社會認知革新。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症創會會長陳習珍女士,帶來她的總第1396場公益演講,分享其陪伴女兒跨越障礙的感人歷程,呼籲“用心陪伴共同成長、愛與自然、生活化教學、用母愛之力點燃希望”。 在義捐環節中,中華愛心書畫院泰山分院張范義等藝術家捐贈30餘幅書畫作品,尚佰商貿、世達機電等十余家企業慷慨解囊。 泰安市領導為捐贈者頒發「公益先鋒」榮譽獎牌,彰顯社會大愛。 讓每顆“星”都不再孤獨,活動在《花開中國》的歌聲中圓滿落幕,但關愛行動仍在延續。 正如主辦方所言:「孤獨症關愛不是一日之暖,而是365天的守護。 期待兩岸攜手,以全生涯服務理念護航『星星的孩子』,讓融合之光照亮每個角落。 ” 兩岸聯動:臺灣公益組織深度參與,凸顯出兩岸特殊教育交流與經驗共用;,藝術和音樂療癒特殊兒童與專業藝術家同台,打破能力邊界,啟動微電影、上千場巡迴演講及企業捐助形成可持續支持網路,社會動員:彰顯政府、企業、高校、文藝界多元主體共築關愛共同體。跨越山海 愛滿星河、第十八屆國際孤獨症關愛日兩岸公益盛典在泰安溫情啟幕,在溫暖中圓滿成功。

國際傑人會第31屆傑青獎得主進入總統府 副總統蕭美琴親自表揚

【記者 劉夢緣 台北報導】  3月19日,國際傑人會中華民國總會林四川總會長率領「第31屆全國大專院校傑出服務性社團暨社團領袖傑青獎」得獎代表、指導老師及該會重要幹部進入總統府,接受副總統蕭美琴的親自接見與表揚。副總統讚揚得獎青年長期投入公益,展現無私奉獻的精神,並期許他們持續拓展服務範疇,讓志工文化薪火相傳。  在總統府的接見儀式上,副總統蕭美琴對傑青獎得主表達高度肯定,並強調這些青年憑藉長期的努力與行動,不僅幫助社會弱勢群體,也展現對社會的深厚關懷與責任感。她表示,這些青年投入偏鄉教育、醫療支援與社會關懷等領域,以愛心與專業回應社會需求,為台灣偏鄉孩童與家庭帶來實質幫助。  副總統鼓勵得獎者持續發揮影響力,拓展公益觸角,讓志工精神代代相傳,並強調政府將持續提供資源,作為青年志工最堅強的後盾,支持他們在公益領域的發展。  國際傑人會中華民國總會長林四川表示,傑青獎不僅是對青年志工精神的肯定,更是對他們實際貢獻的表彰。得獎者不僅在學業上表現優異,也在公益領域發揮影響力,透過自身行動激勵更多年輕人投入社會服務,為下一代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接見儀式後,林四川總會長帶領得獎者前往國軍英雄館共進午餐,並與大家交流心得,分享成長歷程與未來規劃。總會長亦向得獎者宣導國際傑人會的公益使命,鼓勵青年持續投身志工行列,將愛與關懷延續,為社會注入更多正向力量。  第31屆傑青獎的成功舉辦,彰顯台灣青年在公益服務上的卓越表現,也展現了他們對社會的承擔與希望。國際傑人會中華民國總會將持續發掘更多優秀人才,打造青年參與社會服務的優質平台,引領他們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平潭閩台青年公益交流活動邀請慢飛天使創始人陳嵐女士以及首席高級顧問郭亦邦博士-共探常態化志願服務體系構建

【記者張如鳳綜合報道】        近日,平潭綜合實驗區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下文簡稱慢飛天使)的創始人陳嵐女士,以及慢飛天使首席高級顧問郭亦邦博士受邀參加了平潭閩台青年公益交流活動。 在活動中,陳嵐女士和郭亦邦博士作為特邀嘉賓,分享了慢飛天使在特殊兒童康復領域的寶貴經驗和創新實踐。 陳嵐女士兼具新住民與亞斯伯格症患者家屬身份為大家帶來一場精彩簡報—— 2025情暖兩岸 共築幸福港灣。 以“情暖兩岸,共築幸福港灣”為主題,圍繞“一老一小一新”的志願服務議題,深入探討了如何構建常態化、可持續的志願服務體系,以賦能社會發展。 介紹了慢飛天使近年來在促進兩岸志願服務交流、提升特殊兒童康復品質方面所做的努力,並表示慢飛天使一直致力於為特殊兒童提供全方位的康復服務,包括醫療衛生、文化藝術、網路在線教育等多個領域。 郭亦邦博士則重點分享了數位技術在兒童心理健康領域的應用。 他提到,廈門諸格量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自主研發的數字療法,為兒童心理問題提供了精準化的篩查和治療手段。 這種數位療法不僅提高了治療效率,還實現了「千人千藥」的個人化治療,為特殊兒童的康復帶來了新的希望。 在談到如何構建常態化、可持續的志願服務體系時,陳嵐女士和郭亦邦博士一致認為,關鍵在於加強兩岸志願服務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志願服務資源的整合與優化。 他們建議,可以通過建立志願服務資料庫、搭建志願服務平臺等方式,實現志願服務資訊的共用和資源的有效對接。 同時,還應加強志願服務的培訓和教育,提升志願者的專業素養和服務能力。 此外,兩位嘉賓還強調了社會各界對志願服務體系的支援的重要性。 他們呼籲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志願服務事業,為志願服務提供資金、技術、場地等多方面的支援。 此次平潭閩台青年公益交流活動不僅為兩岸青年提供了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平臺,也為推動兩岸志願服務體系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未來,慢飛天使將繼續攜手各界夥伴,共同為構建常態化、可持續的志願服務體系貢獻智慧和力量,為兩岸特殊兒童的康復事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