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鄉明」2024兩岸(自貢)中秋聯誼晚會盛大啟幕

【記者 劉婷 綜合報導】

2024年9月7日,隨著中秋佳節的腳步臨近,瑞祥大酒店迎來了一場盛大的慶祝活動——「月是故鄉明·豆花心連心」暨2024兩岸(自貢)中秋聯誼晚會。本次活動為期七天,於富順正式拉開序幕。

「月是故鄉明」2024兩岸(自貢)中秋聯誼晚會盛大啟幕
「月是故鄉明」2024兩岸(自貢)中秋聯誼晚會盛大啟幕

活動吸引了來自兩岸的學子及自貢的常住臺胞共計百餘人參與,他們在「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大陸燈城」的文化氛圍中,深入體驗了兩岸的文化底蘊,進一步增強了兩岸的文化認同。出席活動的有省臺辦副主任劉浩、自貢市政府副市長陳張銘、富順縣委書記楊斌,以及臺灣新住民兩岸新思路經貿文化協會創會長陳習珍等嘉賓。

9月7日上午,兩岸100餘名學子在富順文廟舉行了「追思萬世先師·共續同胞親情」祈學活動。學子們身著傳統服飾,祭拜先師、擊鼓明志、頌讀《大學》,以傳統的儀式向中華文化的至聖先賢表達敬意。此活動不僅促進了兩岸學子的文化傳承,也加深了兩岸間的深厚情誼。

中秋佳節兩岸情深 自貢舉行兩岸交流晚會促進文化認同
中秋佳節兩岸情深 自貢舉行兩岸交流晚會促進文化認同

晚會上,省臺辦副主任劉浩致辭指出,兩岸交流合作發展是主流民意,希望臺灣同胞多來大陸、多來四川參訪交流,共享大陸發展進步成果。他鼓勵更多臺商和臺青來到大陸、四川投資創業,築夢圓夢,攜手創造中華民族的輝煌未來。

富順縣委書記楊斌在致辭中,介紹了富順「千年古縣」、「才子之鄉」、「豆花之城」的豐厚人文底蘊和獨特地方特色。

兩岸同胞共慶中秋 自貢迎來「豆花心連心」聯誼活動
兩岸同胞共慶中秋 自貢迎來「豆花心連心」聯誼活動

晚會中,來自臺灣的富順籍母親陳習珍成為特別的亮點。28年前,她遠嫁臺灣,面對喪偶和疾病等困難,依然以無私和深沉的母愛撫養女兒成人。她在家鄉富順多次開展愛心公益活動,為富順與臺灣搭建了友誼的橋梁。她表示,希望兩岸能多多融合,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兩岸共同發展、互惠互利,攜手共進。

晚會上,每一個節目都彷彿是一座友誼的橋樑,使兩岸同胞的心緊緊相連。來自臺中市華德福大地實驗學校的王同學在首次來到大陸時表示,他被大陸的發展繁榮和同胞的熱情善良所深深打動。晚會在兩岸齊聲合唱《我們都是一家人》中圓滿結束,大家依依惜別,期待來年再聚。

「豆花心連心」中秋晚會 兩岸學子共譜友誼新篇章
「豆花心連心」中秋晚會 兩岸學子共譜友誼新篇章

在晚會表演中,陳習珍的女兒劉夢緣帶來了一曲《小城故事·南海姑娘》,她用優美的歌聲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祝福。

此外,兩岸青年學子還開展了「結對子」交流活動,互相學習借鑑兩岸豆花製作技藝,體驗磨豆子、瀝豆漿、點豆花的全過程,參觀非遺曬醋和古法釀酒等傳統工藝,品嚐「鹽幫」特色菜系,感受中華美食的博大精深,共同體會「味同源、食同根」的文化傳承。

兩岸團圓慶中秋 自貢聯誼晚會展示深厚文化底蘊
兩岸團圓慶中秋 自貢聯誼晚會展示深厚文化底蘊

在接下來的行程中,參訪團還將參觀自貢恐龍博物館、鹽業歷史博物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杜甫草堂、武侯祠等地,進一步加深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與認識。

spot_img

相關新聞

閩台攜手點亮星光 自閉症公益音樂晚會溫暖舉行 幫助特殊群體走向未來

【記者 蜀女 福建報導】  2025年4月13日,由平潭綜合實驗區兩岸家園扶貧助殘服務服務中心及多個兩岸公益與康復機構共同主辦的「廈台自閉症交流會暨關愛特殊群體公益慈善音樂晚會」在廈門溫暖舉行。本次活動匯聚了來自台灣、山東、天津、廣東、江西等地的專家、家長與志願者,透過藝術與交流為自閉症群體搭建愛與理解的橋樑。  由平潭綜合實驗區兩岸家園扶貧助殘公益服務中心主辦,平潭兩岸圓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由社團法人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台灣新住民兩岸新潭經貿文化協會、閩台數藥醫學研究院、院門門市四院心理諮詢中心、平潭經貿文化協會、閩台數藥研究院、法門門市大院花神院神教中心、平暉綜合神草中心,鼓藝運動協會台南市體育總會-龍獅藝陣委員會、台灣夢起飛樂團、國際獅子會300C-1區台灣台中市德馨獅子會、國際獅子會300C-3區台灣台中市快樂獅子會、嬅藝歌唱演藝經紀有限公司、廈門遨遊記縣旅行社、江西玉山文化有限公司聯合中心旅遊有限公司聯合中心旅遊有限公司。廈門衛視、海峽導報、台灣國際新聞視角報社、台灣萬順傳媒報社、台灣前傳媒報社、台灣八方新聞、台灣e郵報等媒體支持。  活動中,來自台灣的公益人士、兩岸著名親子專家、兩岸孤獨症特教領域專家、台灣十大傑出媽媽得主陳習珍,老師發表感人致詞,強調自閉症不只是兒童階段的挑戰,更是終身性的康復需求,需要社會在篩查、教育和就業等方面形成系統支持。她呼籲社會各界從理解、給予機會、積極參與三方面出發,共同為自閉症孩子創造「幼有所學、青有所為、老有所依」的完整照顧體系。  活動現場同步啟動「閩台關愛孤獨症兒童家庭指導中心」籌備儀式,將結合兩岸資源,推動專業培訓、融合教育與家庭支持,為自閉症家庭提供更全面服務。此外,特別舉辦了電影《慢半拍的鋼琴公主》的啟動儀式,該片取材自陳習珍與其女兒被譽為「台灣鋼琴公主」的劉夢緣——的真實故事。  劉夢緣原為重度自閉症兒童,曾被醫生判定終生無法開口說話,母親陳習珍在患癌期間仍不放棄,通過藝術與自然療育,陪伴女兒逆轉人生,不僅打破預言,更創辦「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幫助千餘個特殊家庭重燃希望。該電影的拍攝將向社會呈現一段歷經20年奮鬥的母女傳奇,也將進一步提升大眾對自閉症群體的關注與理解。  晚會上,來自兩岸的「星星的孩子」同台演出,以音樂、畫作與舞蹈,展現特殊孩子的潛能與純粹感動。觀眾報以熱烈掌聲,場面溫馨動人。陳習珍老師表示:「我們堅信,以慈善為紐帶,以專業為支撐,閩台的合作將助力更多‘星星的孩子’跨越障礙,在包容社會的星空下閃耀光芒。」  本次活動不僅是公益的具體行動,也像徵著兩岸攜手在特殊教育與融合社會上的另一個里程碑。

泰安書畫家捐贈作品 以筆墨傳遞對星星孩子的關愛

【記者 劉婷 山東報導】  2025年4月2日,適逢第18個國際自閉症關愛日,由泰安市殘聯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主辦的「海峽兩岸孤獨症家庭融合康復教育論壇」在泰山飯店隆重舉行。本次活動邀請台灣知名融合康復教育專家、非凡母愛得主陳習珍會長,攜其女兒、素有「鋼琴公主」之稱的劉夢緣進行主題分享。論壇透過藝術展演、經驗交流與公益互動等形式,展現兩岸攜手推動孤獨症群體社會融合的實踐成果,為特殊家庭注入溫暖與希望。 音樂跨越海峽 藝術療癒心靈  活動亮點之一,是劉夢緣與泰安優秀孤獨症青年朱浩瑞攜手演繹鋼琴協奏曲——《跨越山海的鋼琴對話》,以悠揚琴聲架起心靈橋樑。此外,山東農業大學「天使之翼」合唱團、泰山福星家園「星光公益」藝術團,與孤獨症兒童共同呈現歌舞、朗誦等融合節目,展現藝術的療癒力量。現場,泰安多位愛心書畫家捐贈30餘幅書畫作品,以筆墨傳遞關愛,詮釋「融合春天」。 專業分享:愛與科學共築未來  論壇中,陳習珍會長以《用愛與科學照亮孤獨症家庭的未來》為題,結合自身陪伴孤獨症孩子成長的經驗,分享台灣在融合教育、康復技術及家庭支援方面的最新進展。她強調:「家長是孩子最重要的引路人」,呼籲父母以積極心態接納孩子特質,並運用科學干預方法,同時建立社會支持網絡。其真摯的案例剖析與實操建議,為與會家長點亮希望,指引方向。 兩岸攜手 共促融合發展  國際自閉症關愛日由聯合國於2007年設立,旨在提升社會對孤獨症的認知與包容。近年來,泰安市積極完善殘疾人服務體系,已建成十餘所定點康復機構,並推動「星空計劃」等公益項目,累計為千餘名孤獨症兒童提供康復救助。本次論壇標誌著魯台兩地首次圍繞孤獨症康復教育進行深度交流,為未來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有愛不孤獨」共同守護「星星的孩子」  「融合不是單向的遷就,而是全社會共同創造的包容生態。」陳習珍會長在閉幕致辭中表示。與會家長紛紛感言,此次活動不僅拓寬了康復視野,更感受到兩岸攜手守護「星星的孩子」的溫暖力量。論壇最終在《感恩的心》的全場合唱中圓滿落幕,共同詮釋「有愛不孤獨」的永恆主題。

點亮希望之光 兩岸攜手打造孤獨症家庭互助新模式

【記者 曲蕙菊 山東報導】  在第18個國際孤獨症關愛日(4月2日)來臨之際,台灣知名特殊教育專家、「非凡母愛」得主陳習珍會長,特地來到山東泰安福星家園,與孤獨症家庭共度溫馨時光,攜手開啟兩岸融合教育與關愛新篇章。 愛心匯聚 福星家園洋溢溫暖  3月31日,泰安福星家園內洋溢著歡聲笑語。陳習珍會長不僅為泰安星光藝術團提供專業指導,更受聘為榮譽團長。活動現場,她與「天使家人們」一起包水餃、話家常,現場氣氛其樂融融。溫馨的「福星高照,健康滿滿,幸福快樂永遠」祝福語,讓每個在場的人深切感受到家的溫暖。  「海峽兩岸孤獨症天使家人,心中有愛就沒有距離!」陳習珍會長感慨道。作為「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創辦人,她因女兒自幼被診斷為重度自閉症而投身特殊教育事業,長年來致力於推動兩岸融合教育發展,並積極搭建孤獨症家庭的互助平臺。 音樂搭橋 兩岸孤獨症青年攜手演出  據悉,4月2日國際孤獨症關愛日當天,將舉辦一場別具意義的音樂盛宴——台灣「鋼琴公主」劉夢緣將與泰安孤獨症青年朱浩瑞攜手呈現「跨越山海的鋼琴對話」。這場藝術交流不僅展現孤獨症群體的才華,更彰顯了兩岸血脈相連的深厚情誼。 深化合作 共築融合教育新模式  泰安星光藝術團負責人表示,此次與陳習珍會長的合作,將進一步提升藝術團在特殊兒童藝術療癒方面的專業水準,未來將持續開展兩岸交流活動,為「星星的孩子」打造更多展示自我的舞臺。  福星家園負責人朱運東則表示,此次交流活動開創了兩岸孤獨症家庭互助的新模式,未來將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共同為「星星的孩子」創造更包容的成長環境。  在國際孤獨症關愛日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用理解與愛心,共同點亮這些孩子們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