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與常玉、林風眠的跨時代對話 從書法到油畫的藝術探索

【記者 王永棋、劉夢緣 南投報導】

美台古文物藝術科技發展協會秉持發揮民間團結力量的宗旨,致力於讓歐美國際博物館看見台灣民間文化的深厚底蘊。同時,希望能夠打破傳統對文物藝術品的主觀評斷,推動客觀、科學的鑑識方式,讓證據和事實自己說話。這種方法不僅符合年輕一代講求科學的觀點,還能帶動他們對華夏文化的熱愛和研究,提升對文化藝術內涵的理解,進而豐富他們的精神領域。

星雲大師與常玉、林風眠的跨時代對話 從書法到油畫的藝術探索
星雲大師與常玉、林風眠的跨時代對話 從書法到油畫的藝術探索

今年(2024年),美台古文物藝術及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交流協會、佛光山人間福報、海峽兩岸古文物研究發展協會與御丞璽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特別於7月6日至8月4日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物大樓舉辦聯展,推出「倜儻筆墨.大師與大師的內心世界」特展。展覽名稱「倜儻筆墨」寓意現代大師如星雲大師、齊白石、張大千、常玉、林風眠等人,卓越豪邁、灑脫不受約束。大師們通過畫作和書法,表達了他們的內心世界和藝術底蘊。

華夏文化的科學鑑識 美台古文物藝術科技發展協會特展
華夏文化的科學鑑識 美台古文物藝術科技發展協會特展

主辦單位指出:此次特展的亮點之一是東方野獸派代表常玉和林風眠的系列畫作。這兩位大師雖同樣受野獸派和中國傳統繪畫技法的影響,但發展出了截然不同的作畫風格。常玉在油畫中保留東方水墨的筆意,善用「線條」和「留白」,成功融合東西方藝術形式。他將東方水墨畫的筆法用西方油畫的平筆表現,畫作中常見水墨畫的起筆「頓點」和油畫顏料的沉積,這些特徵與西方傳統油畫的「平筆堆疊」方式截然不同。常玉在用筆過程中不會因顏料減少而馬上補充,而是繼續勾勒至顏料用罄,產生出類似水墨畫的濃淡效果,線條自然呈現色彩陰暗對比。常玉的簽名部分,油畫和水彩的筆跡因材質不同而變化,尤其是法文簽名時常見「SAN」搭配小寫的「yu」。

「倜儻筆墨」特展 揭開大師內心世界的藝術盛宴
「倜儻筆墨」特展 揭開大師內心世界的藝術盛宴

林風眠則習慣以水彩方式創作油畫,先用平塗法畫出色塊,再用粗筆勾勒邊緣,最後以水粉勾勒人物髮冠裝飾或服裝等部分,線條力道十足、充滿彈性。他的簽名特點在於,「林」字的二豎筆先寫,再寫橫畫,最後一撇連寫「風」字,簽名筆峰腕力十足。

從明末到現代 名家名作齊聚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從明末到現代 名家名作齊聚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此次展覽還特別展出了星雲大師的一筆字,其書法底蘊與其他幾位大師不相上下。不同於其他大師的書法意境和情感表達,星雲大師的墨寶內斂而禪悟深厚,展現出獨特的心境與境界。明末時期八大山人朱耷的書法卷軸行草書墨寶,也在展覽中呈現,展示了他作為明朝皇室後裔的憤世嫉俗之情。

大師風采 齊白石、張大千與林風眠的藝術傳奇
大師風采 齊白石、張大千與林風眠的藝術傳奇

本次展覽匯集了從明末清初至近現代的國畫、油畫和書法大師作品。國畫和書法部分包括八大山人的書法、冷枚的書法結合工筆畫、齊白石的國畫與書法、張大千的仕女和荷花以及星雲大師的一筆字。油畫、素描和水彩部分則有東方野獸派代表常玉和林風眠,以及近現代的徐悲鴻、潘玉良、吳冠中等幾位享譽國際的東方藝術家。除此之外,還有清宮廷珍藏的田黃印鈕、擺件和印章,幾件精品瓷器、髹漆木雕盒和海南野生沉香擺件。本次展覽是結合多位國際及亞洲知名但低調的收藏家和鑑賞家,舉辦的難得的大型藝文盛事。

星雲大師與常玉、林風眠的跨時代對話 從書法到油畫的藝術探索
星雲大師與常玉、林風眠的跨時代對話 從書法到油畫的藝術探索
spot_img

相關新聞

同心共融喜近新春—湖里區留廈過年臺胞臺商圍爐迎新春聯誼

「記者劉夢緣、張如鳳/綜合報導」 1月25日晚間,ㄧ場名為同心共融喜近新春——湖里區留廈過年臺胞臺商圍爐迎新春聯誼”活動在湖里區探索酒店熱鬧舉行,現場洋溢着濃濃的年味與溫情。本次活動由湖里區精心策劃,邀請了湖裏區數個臺青基地的青年代表齊聚一堂,共慶新春。 此次圍爐聯誼活動,得到了方主任的特別關懷與邀請,讓在廈臺胞臺商在異鄉依然感受到家的溫暖與濃濃的年味。現場氣氛熱烈歡快,臺青們通過才藝表演、互動遊戲等形式,爲新春增添了喜慶氛圍。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中不少嘉賓都表示“運氣爆棚”,有幸與財神同桌共進晚宴,寓意新的一年財運亨通、順風順水。臺胞代表也紛紛送上新春祝福,恭祝大家兔年吉祥、事業興旺。 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拉近了兩岸青年心與心的距離,讓大家在廈門的春節不孤單、不缺席,同時感受到湖里區對臺胞臺商的重視與關懷。相信在新的一年裡,臺胞臺商定會攜手共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深圳心海康復中心攜手台灣專家共創未來|張如鳳加入講師團隊

【記者山风深圳報導】 深圳心海康復中心攜手台灣專家共創未來 心海康復中心秉持「用心呵護每一粒種子」的初心,致力於為特殊兒童提供全面支持與多元學習機會。近日,中心榮幸地迎來專家張如鳳老師加入團隊,並正式成為機構的專業講師。 在中心創辦人陳習珍老師及團隊的指導下,心海康復中心持續推動兩岸專家合作,旨在進一步提升教學品質,幫助孩子們快樂成長、融入社會,並為家庭帶來希望。張如鳳老師此次的加入,將為中心注入更多專業能量與創新思維。 張如鳳老師在致詞中特別提到:「非常感謝心海康復中心及陳璋主任的信任與邀請,讓我有機會加入這個充滿愛與責任的團隊,和大家一起努力,為機構的孩子們創造更多元的學習機會。」她並代表創辦人陳習珍老師向全體老師和家長拜早年,祝福大家新年快樂。 未來,心海康復中心將攜手專家團隊推出多元化發展計劃,包括: 影子老師的專業培訓:幫助教師更精準地應對學生的個別需求。 友善校園的宣導:進入校園推廣包容教育,提升校園接納度。 親子互動活動:促進家庭間的溝通與孩子的情感發展。 在公益活動參與方面:鼓勵孩子積極參與社會公益,建立自信心與成就感。成果發表音樂會:展示孩子們的學習成果,推動正向支持。 張如鳳老師也承諾,將與陳璋主任和全體老師密切合作,深入了解家長和孩子的需求,提供更加專業、個性化的服務,幫助孩子們挖掘潛能、擁抱未來。 心海康復中心希望透過這些努力,不僅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也進一步推動社會對特殊兒童的包容與接納,共同為每個家庭創造希望與美好的未來。

平潭慢飛天使中心創辦人陳習珍老師心繫孤獨症兒童康復困境-獲當地政府重視親臨視察

【記者劉夢緣 張如鳳綜合報導】 近日,平潭綜合實驗區誠信促進會第三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在區內的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此次會議不僅匯聚了眾多的企業家與學者,還特邀請了兩岸特殊教育領域的傑出代表——平潭綜合實驗區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創辦人陳習珍老師,作為嘉賓出席。陳習珍老師以其深厚的專業素養和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熱情,為社會帶來了新的視角和深刻的思考。 陳習珍老師詳細匯報了她所參與的多個公益機構(特別是與孤獨症兒童相關的機構)的近況、面臨的困境以及她盡力爭取改善的努力。她提到:機構在孤獨症兒童的康復訓練和教育指導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仍面臨資金短缺、專業人才匱乏以及社會認知度不高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制約了機構的發展,也影響了孤獨症兒童獲得更好康復服務的機會。 陳習珍老師的匯報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和深思。特別是平潭綜合實驗區的相關領導,對陳習珍老師所提及的困境表示了高度的重視。會議結束後,區黨工委的相關書記立即指示有關部門,派遣專人前往陳習珍老師所創辦的慢飛天使公益機構進行實地了解,以更深入地掌握機構的實際情況和面臨的問題。 此次派遣的專人將深入瞭解機構的運營狀況、服務內容、師資力量以及資金狀況等方面,同時與機構負責人進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這一舉措不僅體現了平潭綜合實驗區對特殊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和支援,也彰顯了政府和社會各界對孤獨症兒童群體的深切關懷。 在兩岸進行上千場演講、鼓勵數以萬計的孤獨症家庭、默默深耕平潭進行公益慈善事業近10年的陳習珍老師,對平潭綜合實驗區領導的重視和支援表示由衷的感謝。她表示,將繼續積極參與公益活動,為兩岸孤獨症兒童提供更好的康復服務,同時也將積極呼籲社會各界關注和支持這一特殊群體,共同推動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 區委領導此次到慢飛天使中心實地調研,聽取陳習珍老師以及中心負責人的匯報,不僅為平潭綜合實驗區的誠信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我們期待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孤獨症兒童能獲得更多的關愛和支持,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