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談 AI 與科技教育發展 SITCON 2024 年會圓滿落幕

【記者 范至延 台北報導】

 由學生自主籌辦、東南亞最大的學生計算機年會SITCON 2024於今日圓滿落幕,吸引了來自全台各地超過1,300位年青學子齊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討多項資訊議題與科技發展。今年年會主題為「Human After All」,旨在驅動學子的好奇心與熱情,鼓勵不斷學習與傳承,持續創造與貢獻。

根留台灣研究者簡立峰:「AI 時代已經來臨了」在 SITCON 2024 探討AI與科技教育發展(圖:SITCON 2024 「Human After All」提供)
根留台灣研究者簡立峰:「AI 時代已經來臨了」在 SITCON 2024 探討AI與科技教育發展(圖:SITCON 2024 「Human After All」提供)

 本次基調演講中,主辦方邀請現任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暨AppWorks董事長&合夥人林之晨先生、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博士擔任講者,向與會者指引學習的方向,並結合自身經驗與新興技術發展,鼓勵年輕世代持續成長,增添生命歷程。

 林之晨就「畢業前,計算機學生必須做過的10101件事」主題,向與會者們分享並建議21件能為職涯增值的習慣,包含「Compile一個複雜的Open Source 專案(e.g. Android Kernel)」、「跟10個已經工作的學長姐喝咖啡」等等。

根留台灣研究者簡立峰:「AI 時代已經來臨了」在 SITCON 2024 探討AI與科技教育發展(圖:SITCON 2024 「Human After All」提供)
根留台灣研究者簡立峰:「AI 時代已經來臨了」在 SITCON 2024 探討AI與科技教育發展(圖:SITCON 2024 「Human After All」提供)

 在談論到資訊領域在未來的競爭力時,林之晨提出「程式的門檻變低,懂電腦的人越來越多了。重要的是你可以通過軟體、電腦去解決什麼問題,所以人文素養就變得很重要。」而面對與會者提出對未來感到迷惘的問題時,林之晨建議大家積極探索世界,與不同領域的前輩們聊天,並就感興趣的東西鑽研下去。

 簡立峰就「AI 時代未來人才」為題,以他在中研院研究的經驗,對人工智能的發展提出見解。簡立峰感嘆AI的時代已經來了,身邊的同事和老師可以AI,而人機協作將會是一個重要的能力。並表示「因為機器學習的速度遠比人類還要快,未來機器一定是直接跟機器學習。到時候學習知識不再是為了精進自己;大多數的人生只需要為了享樂就好了。」

根留台灣研究者簡立峰:「AI 時代已經來臨了」在 SITCON 2024 探討AI與科技教育發展(圖:SITCON 2024 「Human After All」提供)
根留台灣研究者簡立峰:「AI 時代已經來臨了」在 SITCON 2024 探討AI與科技教育發展(圖:SITCON 2024 「Human After All」提供)

 面對內容將自動生成的時代,簡立峰強調「世界難再有真相」。由於AI的回應不能保證準確率,而回答的品質也大幅受到提問的方式所影響。他向與會者們對話「你們現在只是在聽(演講),你們之後學會怎麼詢問別人,讓AI聽你說話。」

 除此之外,年會論壇主題為「Human After All:AI如何改變遊戲規則?」,邀請到由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侯宜秀秘書長擔任主持人、哈佛大學講座教授暨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校長孔祥重教授、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卞中佩教授以及廣達電腦張嘉淵技術長,幾位資訊界前輩擔任與談人。從人們與人工智慧的角度著手,將目光放在人類與科技之間的連結,討論身而為人,應該如何活用電腦與AI,將科技化磨刀石,打磨自身鋒芒。除了現場主持人和與談人的討論外,這場論壇也與現場學子們一同對話,直面現役學子真實遇上的迷惘,給出自身經驗與建議。

根留台灣研究者簡立峰:「AI 時代已經來臨了」在 SITCON 2024 探討AI與科技教育發展(圖:SITCON 2024 「Human After All」提供)
根留台灣研究者簡立峰:「AI 時代已經來臨了」在 SITCON 2024 探討AI與科技教育發展(圖:SITCON 2024 「Human After All」提供)

 學生計算機年會共同發起人黃一晉表示,SITCON一直透過研討會、講座、營隊及各式的社群活動,於眾多學子心中撒下資訊教育的種子,本次年會旨在引領年輕世代,驅使學子學習與蓬勃發展的科技共存,最終成就自己與反饋下一代。這些都是SITCON成立之初的基石,也是所想要分享的理念,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學生一同加入!

spot_img

相關新聞

「療心聚力,蛇年新生」台灣新住民兩岸新思路經貿文化協會兼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的創始人及教學督導陳嵐女士與新任理事長兼慢飛首席高級顧問郭亦邦攜手合作促進兩岸在身心療癒領域未來發展

【記者張如鳳綜合報導】 2月15日下午,福建廈門湖里區航空自貿區舉行「新春開運 • 事業與人生佈局」活動,在3號樓9層溫暖登場。由光和愛(廈門)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生活贏家(廈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有情有藝(廈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廈門陳嵐心理諮詢中心聯合主辦,海峽未來科技型加速中心指導的此次活動,以「療心聚力,蛇年新生」為主題,探索能量醫學與身心療癒對個人成長與社會發展的深遠影響。 活動吸引來自兩岸的數十位嘉賓,其中台籍人員約佔一半。現場充滿活力與共鳴,參與者透過專業講座和互動體驗,深入理解如何釋放內心障礙,突破限制性信念。專家指出,當我們清除更多的限制性信念,無論是在冥想練習中,或是其他能量醫學技術中,皆能更快速地實現內在與外在的和諧。這樣的交流與實踐不僅促進個人成長,還有助於提升整體社會幸福感,展現出活動在社會效益方面的重要價值。 平潭綜合實驗區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的創始人及教學督導陳嵐女士、首席高級顧問郭亦邦博士,攜手合作,共同為殘疾人的未來謀篇佈局。他們秉持著深厚的愛心,深耕閩台身心靈領域,不僅立足閩台基地,更以全球人類為服務對象,致力於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陳嵐理事長作為台灣新住民兩岸新思路經貿文化協會的創會理事長,強調兩岸合作在身心療癒領域的無限潛力,並指出:“這樣的合作不僅提升心理健康,還有助於促進兩岸社會的整體幸福感。未來應更深入地挖掘兩岸文化與技術交流的機會。” 郭亦邦博士是台灣新住民兩岸新思路經貿文化協會新任理事長,並且是基地創始人,他在發言中表示:“身心療癒不僅能解決健康問題,還能推動跨界創新與共同發展。我們期待與台灣的專業力量深度合作,開創全新的市場與機遇。”此次活動在提升身心療癒技術應用的同時,為兩岸合作創造了經濟效益,尤其在健康產業和跨界合作中打開了新的市場機會。 此外,李政天,厦门山峰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代表,特別感謝海峽未來台青基地的支持。他表示:“台青基地不僅提供了關鍵資源,還為我們創業者提供了寶貴的支持,讓我們能夠更好地實現夢想。基地的資源和平台,對我們的成長至關重要。我們也將與保利拍賣合作,推動兩岸藝術品的展示與交易,讓藝術成為文化交流的新橋樑。” 此次活動展示了先進的科技含量,將能量醫學技術與身心療癒的創新應用相結合,為參與者提供了實踐與體驗的機會,並展示了身心療癒領域在兩岸科技交流中的重要角色。在新的一年,海峽未來科技型加速中心將繼續加強對台青創業者的輔導工作,致力於為兩岸青年提供更多創新支持,進一步推動兩岸合作的發展。 陳嵐女士與郭亦邦博士的強強聯手,不僅展現了他們在特殊兒童康復領域的專業實力,更體現了他們對社會公益事業的執著追求。他們相信,通過不懈的努力和持續的創新,能為更多的殘疾人與弱勢群體帶來希望與改變,推動閩台乃至全球身心靈健康事業的蓬勃發展。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行,不僅深化了兩岸在身心療癒與健康科技領域的合作,還促進了兩岸文化交流,為未來的合作奠定了更加穩固的基礎。

彰化社福不打烊 各項為民服務春節不打烊

【記者 陳嵐 彰化報導】  福蛇報喜賀新春,春節將至,彰化縣長王惠美縣府團隊在春節期間提供「不打烊」的各項福利服務,包含:「春節關懷情 溫暖遊民心」春節期間定期發放熱食、弱勢學生數位幸福餐券、長照送餐服務不中斷、為民服務專線「1999」、警政消防專線「110、119」、社會福利諮詢專線「1957」、自殺防治專線「1925」及保護專線「113」,希望藉由單一窗口諮詢服務,提供及時關懷。  王縣長呼籲大家一起加入助人行列,共創「美好彰化 希望城市」的願景,一起發揮雞婆心,推動「全民雞婆心運動」,1心:主動關心、2察:察覺異狀、3通報:儘速通報。如果發現身邊親友或厝邊有家庭陷困、問題等需求時,可至「關懷e起來」通報(https://ecare.mohw.gov.tw/)或撥打1957專線,縣府將安排社工人員進行訪視,以利受通報家庭盡速獲得所需服務。  社會處表示,近年縣府團隊積極促進公私協力,整合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建構本縣八大區資源網絡,藉由各慈善團體之間的連結,建立良好的福利夥伴關係,使資源於網絡間能被妥善運用,保障彰化縣民基本生活照顧需求。  計畫處表示,1999為民服務專線24小時全年無休,春節連假期間,民眾如遇緊急事項需要處理或諮詢,包含公共設施維護、急難救助等,都可以撥打1999,將有專人提供服務。不僅如此,縣府官網也增闢「春節服務不打烊」專區(網址:https://reurl.cc/O5Dkvv),網頁內容包括春節活動、醫療照顧、垃圾清運時間、關懷服務等,提供民眾整合式的縣府春節服務資訊。

1月21日嘉義凌晨強震 中國大陸多地有震感

【記者 蜀女 綜合報導】  今天(1月21日)凌晨00:17,嘉義發生規模6.4強烈地震,震央位於嘉義縣大埔鄉,震源深度9.7公里,屬極淺層地震。隨後,地震引發了多次餘震,從00:21至00:30間,連續發生了6次規模4以上的餘震。  根據中央氣象署的測報,此次地震在不同地區引發了不同程度的震感,最大震度出現在嘉義縣大埔鄉,達到6弱;台南市楠西區與高雄市甲仙區均測得5弱震度。嘉義市、台南市、台中市、以及高雄市部分區域也感受到不同等級的震動,震度分別為4級至3級,新竹市、桃園市、新北市與台北市等地則有2級震感。  中央氣象署預計將於01:30召開記者會,針對此次地震提供進一步說明,氣象署主任吳健富將出席解釋相關情況。  消防署已經啟動應急處置機制,並表示目前災情仍在查報中。據初步報導,台南市楠西區民族路157巷3號的平房倒塌,造成2人受困,救援行動正在進行中。  此外,中國地震台網也對外發布了相關資訊,指出本次地震發生於1月21日00時17分,震中位置為台南市(北緯23.24度,東經120.51度),震中地區震感強烈,泉州、廈門、福州及莆田等地均有明顯震感,甚至在上海、杭州及寧波等城市也感受到震動。